第248章
字體大小:
謝翊打開匣子,拿了那些抄本出來看,一邊翻一邊冷笑,蘇槐道:“都是些市井庸常小人的闲言碎語,陛下不必掛懷,氣壞了龍體,倒讓侯爺擔憂。”
謝翊道:“闲雲坊如今是哪個管事掌著?”
蘇槐道:“闲雲坊那邊原本羅禹州掌著,後來青錢姑娘掌了一段時間,定下了在茶坊裡收集抄錄坊間流言的規矩。後來青錢姑娘去了津海衛替侯爺辦事,羅禹州也去了津海衛一段時間,這邊便由國公夫人另外指了兩個丫頭,一個紫印、一個朱衣的分別打理著千秋園和闲雲坊。如今卻都由侯爺身旁的秋湖統一攬著了。”
謝翊微一點頭:“朕是聽說如今他自己的產業都由秋湖打理了,他自己隻忙著公事,倒是自己的生意都顧不上了。”
蘇槐笑道:“侯爺這是忠心耿耿,待陛下一心一意呢。”
謝翊又問:“打聽到昨夜大放厥詞滿嘴噴糞的那書生是什麼人了嗎?”
蘇槐道:“陛下既有交代,秋湖連忙使人打聽清楚了,這說話的是個屢試不第的老秀才叫丁如裕,今年已五十多歲了,仍未能中舉人,但卻頗以才高自詡,平日最喜說的是如今朝廷喜用青年人,世人喜奉承少年富貴的,他雖才高如姜子牙,卻到底時運不濟的話。”
謝翊冷笑了聲:“今年朕可點了個白發探花,他怎麼說?”
蘇槐看謝翊喜怒形於色,竟然斤斤計較起這無知書生的話來,連忙道:“倒也不至於敢誹謗君上,隻說有了希望,今年又要去秋試呢,大概也想謀個貢生的名額。他家貧,平日在維賢書院裡教一門科,偶爾也去富家為西席,靠束脩度日,聞說這邊書坊抄書能有銀錢,兼著平日又有書生一同論文說詩的,便也是闲雲坊的常客了。”
謝翊想了一會兒:“朕記得那維賢書院,不正是之前謝翡他們籌款開的義學嗎?”
蘇槐道:“正是順安郡王生前籌辦的那個義學呢。因著如今各州縣的新式學堂越來越多,學生都跑去津海那邊想去讀那新式學堂了,如今維賢書院裡也正打算著將科目改良些加些技藝科目,他學不會那些洋務新學,年歲又老了,怕沒了生計,也自是反對那新式學堂的。”
謝翊道:“許莼還是這義學書本和學生文具捐助人,別人不知道,他在維賢書院教書,豈有不知之理?更不必說這闲雲坊賣的書,都是雛風堂印制的,京裡但凡懂些門路的,略一打聽,自然也都知道雛風堂、闲雲坊都是臨海侯的產業。就算他不知吧,也是實實在在受了許莼的恩惠的,竟為自己私利,便大肆在眾人面前批評朝事,指摘朝廷命官。”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蘇槐屏息等著謝翊示下,果然謝翊道:“謝翡去後,維賢書院是誰管事?”
蘇槐道:“順安郡王守孝後,此事就交給克勤郡王世子謝骊了。”
謝翊道:“你去找謝骊,讓他將這丁如裕逐出義學,理由就是品行不端、為師不尊、學識淺薄、誤人子弟。”
Advertisement
蘇槐連忙應了,謝翊又道:“再去找他所在州縣的學政,叫他申饬教導這酸丁幾句,若是再不謹言慎行,功名不保。”
蘇槐也應了,笑道:“陛下真仁慈聖明了,竟還給他留著功名。”
謝翊道:“許莼不計較這些,朕倒也不必趕盡殺絕,他若真有真才實學,朕等著他考上來。若隻是酸溜溜幾句酸話,那確實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卻見外邊五福稟報:“臨海侯進宮了。”
謝翊剛出了這口惡氣,聽到許莼進來,笑容便浮了起來,問道:“午膳準備了什麼?昨日吃得雜了些,吩咐過要清淡些的。”
蘇槐連忙道:“清淡的,都是時鮮的竹筍、菱角、槐花等豆蔬,還有鮮魚、河蝦等。”
謝翊卻又道:“他食量大,都太素淡恐又胃口不好,到時候又嫌朕口淡。”
蘇槐忙又道:“還有一道燉得爛爛的兔肉羹,香得緊,也好消化。”
謝翊這才滿意:“備膳吧。”
作者有話說:
注:\"昔日繁華子,安陵與龍陽\"以及\"願覩卒歡好,不見悲別離\",\"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修容耀姿美,順風振微芳\"等等本章所引詩句,都是出自阮籍的《詠懷八十二首》,正始之音,大家可以找來讀。
第218章 上鉤
丁如裕走回家裡, 看四處冷清清,轉臉便看到兒子從外邊跑出去,便叱著兒子問道:“不讀書跑來跑去做甚麼?你娘呢?怎不做飯?”
兒子有些委屈:“阿娘聽說你今日被學政叫去罵了一頓, 說你今日心裡不痛快, 回家必定又要喝酒打她, 回舅舅家了。”
丁如裕語塞,看兒子果然正盯著手裡剛順手打的黃酒, 惱羞成怒:“滾去你娘那裡!告訴她等我高中那一日,便休了她!教她有能耐就都別回來!”
兒子哼了聲:“爹啊,舅娘說了等你高中不如等公牛生崽呢, 叫我娘回去做工呢, 說是去紡織廠做工還有錢, 比在家伺候白眼狼還被打好多了。我餓了, 今晚吃什麼?阿娘說你被書院辭退了,這個月沒錢,她也沒辦法, 叫我跟著你吃。”
丁如裕卡殼,隻暴怒道:“不和婦人一般見識!去找你娘去!和你娘說若是真拋頭露面去紡織廠,我定要休了她!”
兒子一溜煙跑了。
丁如裕滿肚子火, 不知道誰又到妻子舅兄前嚼舌了,都是嫉妒自己, 可恨自己本是學富五車,卻時運不濟, 淹滯數年, 倒讓這些庸人恥笑, 等自己來日高中了, 看這些人又如何來奉承自己!”
他坐了桌子, 數數還有些銅板,待要叫兒子去打些滷肉來下酒,兒子又已跑了,定是去他舅家蹭飯去了。不必管這討債鬼也罷,卻見外邊門響,原來是幾個同鄉的書生秀才聞說他今日被學政叫了去,不知是何事,手裡提著些酒肉都過來探他了。
他心知這些人要麼是聽說他先被辭退後被申饬了來看笑話的,要麼是沒聽說來探探他是否得了學政什麼獨家消息,又或隻是來蹭酒肉的。不過世人皆如此,便是他自詡屈原蘇秦,也隻能為了那提來的幾斤豬頭肉忍了氣坐下來招呼他們。
幾個秀才坐定,酒都滿上,先飲了一杯,這才說起闲話,問起他今日去學政哪裡見聞。
他少不得怒道:“學政責我品行不端,忘恩負義,讓我謹言慎行,否則日後功名不保!你說說,這算什麼?之前好端端被維賢書院辭退,我就心裡納悶了不知誰在背後算計我。如今連學政都來申饬我,我這想來,定是臨海侯!”
眾人:“……”
其中一位笑道:“不是我說,老丁,這臨海侯可是國公世子,巨富之家,誰會注意到你這樣一個小人物?倒也不必,恐怕是得罪了哪位秀才在惡意中傷你吧。”
另外一位年輕些的道:“忘恩負義,這詞用得奇怪,老丁平日可受了什麼人的恩不慎忘了?”
丁如裕怒道:“正是這句話才讓我確信了是臨海侯!便是學政也說了,讓我謹言慎行,我思來想去,這幾日我隻有在書坊裡抄書的時候議論過莊之湛那事,那事到處都有人再說!憑什麼隻針對我?細想起來維賢書院開除我時,我問為什麼,對方也隻閃爍其詞說我得罪了貴人。此事是上頭貴人親自吩咐下來的。”
“那維賢書院的書,歷來都是國公府那邊供應著的,印著的都是雛鳳堂的堂號,闲雲坊如今也專售雛鳳堂的書,這不就對上了?臨海侯一手遮天,以為維賢書院他提供個幾本課本,有些勢力,便如此迫害清流,天下士林,合該聲討!此事我絕不會善罷甘休!”
丁如裕慷慨激昂,拿了面前的酒杯就飲。
另外一個秀才平日與他十分親近時常與他議論的,此刻也熱血沸騰問道:“丁兄是要死諫?”
丁如裕一口酒差點沒嗆住,勉強咽了下去,瞪了那秀才一眼:“那臨海侯是什麼人,我一窮酸書生,死了誰會當回事?那莊狀元死諫才有用……”
那秀才卻兩眼放光慷慨激昂道:“未必,今上不禁言路,兄臺若肯赴義,我等可抬棺到那義學門口、國子監門口,號天下讀書人上書為君伸冤,兄臺必定能名垂青史!”
一時眾秀才全也都鼓動道:“果然大好機會!正是扳倒那臨海侯的大好時機,請丁先生赴死!我等必定為先生赴湯蹈火,爭一個義氣千秋,青史留名!”
丁如裕看著這些昔日所謂的知交、同鄉、同窗,各個目光炯炯,有人目含譏诮,有人滿懷期待,有人炯炯如山上餓狼,他微微打了個抖,忽然站起身來,將桌子掀翻,指著他們怒罵:“我把你們這些殺千刀的!以為撺掇老子去死了,你們這群人就能踩著老子的屍體去博名聲博好處了?一頓酒肉就想讓老子去送命,想得美!”
“死的是我,不是你們,要死諫你們死去!莫挨老子!”
眾人料不到他忽然發怒,隻能訕訕起身,有的酸言酸語道:“呵,平時還是說人家莊狀元不肯死諫,原來你也不敢。”
“恐怕是還想要去求那臨海侯給口飯吃吧,人家說他忘恩負義也沒錯吧,從臨海侯來說,在他捐資的書院裡教書,還要在國公府產業的書坊裡罵他,怎麼不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呢。”
熱門推薦

竹馬逼我嫁老頭,說老頭死後救我,我:新皇要繼承後妃
"我跟他青梅竹馬。 結果他逼我和親。 隻因他心疼妹妹,不想她嫁給老頭子。 “朝真公主風華絕代,遠勝永安公主,為和親最佳人選。” 一句話,我嫁給了老頭子。 老頭子駕崩,依舊例妃嫔殉葬。 他急了,說著要帶我回家。 可他不知道,我改名換姓。 成了新皇唯一的皇後。"

雕骨生香
荀容是陳國最好的雕骨師。她眉眼淡淡,一雙巧手輕輕撫過 那些或光滑,或細長,品貌不一的骨頭,精心雕琢下,就能 將它們變成僱主所需要的各種物件。

白龍傳說
中原有個傳說,天山以南有片叫龍堆的 沙漠。掘地幾尺,能挖出龍肉。龍肉食 之,可使人起死回生。每次我和爺爺

萬物沉溺
我穿成了惡毒女配的小胖妹跟班。男主 的好友正在和我告白。「說吧,同不同 意?」

歲年年
和死對頭季臨淵成親多年,我倆點著過 房子、打翻過院牆。皇帝趁他北徵,一 杯毒酒要了我的性命。皇帝以為沒了

此去嘉年
"追梁嘉年的時候,我給他的女神剝芒果。 我芒果過敏,他說不剝就滾出去。 追梁霆的時候,在昏暗的臥室,他握著我的手喊其他女人的名字。 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傷害到我。 我從沒在乎過。 一切都是為了潛伏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