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字體大小:
應長川這一趟,除了吹海風、搶貝殼以外,什麼事情都沒有做。
江玉珣不信邪道:“陛下,您今日……”
他本想問應長川今日是不是忘記了什麼。
甫一開口便意識到,在路上摸黑談正事好像更不合時宜。
“愛卿想問何事?”
“臣……臣想知道陛下今晚,不會真的隻是來找臣闲聊的吧?”江玉珣不由咬唇。
“不可?”
“也不是不可以,”江玉珣跟在應長川的背後小聲嘟哝道,“臣隻是有些意外,陛下竟也會同人闲聊。”
身為名垂千秋的卷王,應長川難道不應該一直在廢寢忘食、嘔心瀝血地肝工作嗎?
天子腳步一頓,末了不禁略為疑惑地側身朝自己的臣子看去。
江玉珣眼中的自己,似乎有一些古怪?
……
回到太守府內以後,江玉珣忍不住借燈火向應長川手上看去。
可惜他的手完全藏在了寬大的衣袖之下。
江玉珣既看不清應長川手上的動作,更不知那貝殼現在何處。
哎……
Advertisement
黑燈瞎火的,說不定貝殼早就被他順手丟在了地上。
真是暴殄天物。
被橫刀奪愛的江玉珣不由一喪。
-
按照原本的計劃,一行人隻在爍林郡首邑待四天。
但是看過爍林郡太守婁倬正奉上的礦產細報後,行程卻產生了變動。
爍林郡盛產“硝磺”。
未來若想大規模生產制造火藥、火箭等武器,硝磺必不可少。
考慮到這一點,南巡的後續計劃也隨之推延。
這對江玉珣而言是件好事。
他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好好地了解一下爍林郡暫時還不怎麼受人重視的茶產業發展情況。
同時安排當地茶農,嘗試制作茶餅、茶磚。
……
爍林郡首邑一角。
陡峭的丘陵上生長著許多低矮的灌木。
此時並非採茶的季節,但仍有數十人在林間忙碌。
他們正在為山野間的茶樹修剪幹枯的樹枝。
不遠處還有幾人正在鐵板上炒茶。
他們身材雖然清瘦,但一個個都極有精神,炒起茶來更是賣力極了。
不過片刻,茶香遍布整座丘陵。
然而隨江玉珣一道來的譯官,還是有些不確定地看了他一眼:“江大人,昭都的貴人們都喜歡喝清茶,不如我再帶您去其他茶園看看吧?”
他口中的所謂“清茶”,就是後世常說的“綠茶”。
也是目前爍林郡面積最為廣泛的茶種。
“無妨,”江玉珣輕輕搖頭說,“這些茶並不運往昭都,而是送給克寒人的。他們喜歡的正是此類茶葉。”
說著,江玉珣忍不住低頭嗅了嗅已好炒好的茶葉。
眼前這片丘陵上長滿了野生茶樹,但它產出的卻非綠茶,而是黑茶。
這在如今的爍林郡賤之又賤。
譯官雖仍有些疑惑,但一想到說話的人是江玉珣,還是跟著點起了頭來:“原來這樣啊……”
江玉珣笑著點頭。
說話間,忽有一個小孩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江,江大人!”
江玉珣剛一轉身,就被那小孩撞了個滿懷。
跟在小孩背後的婦人連忙上前,正準備把他抱走。
江玉珣卻先蹲下身揉了揉他的腦袋,笑著誇獎道:“阿喜真聰明。”
名叫“阿喜”的小孩頗為不好意思地用手捂住了臉。
阿喜就是彼時被母親抱在懷裡,餓到奄奄一息的孩子。
那日,流民被官兵帶回了爍林郡首邑。
他們並沒有被遣回由屋棚搭成的破爛不堪的“家”,而是被統一帶到了城北的空地上,並於此安頓了下來。
往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食宿皆由朝廷安排。
唯一要做的便是深耕茶道。
婦人把阿喜從江玉珣的懷中接了過來。
小孩依依不舍地朝江玉珣揮手,並努力組織語言,極其響亮地說:“江大人再見!”
江玉珣忍不住輕輕捏了捏他臉蛋:“再見。”
當日阿喜腹部腫脹得厲害,江玉珣還以為他生出腹水,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萬幸阿喜的情況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嚴重,喝了幾日羊奶小孩竟然一點點緩了過來。
直到這時,江玉珣方才從譯官口中得知,阿喜原來已有三歲。
這個年紀的小孩語言能力格外強大。
跟昭都來的官兵呆了幾日,就學會了幾句官話。
江玉珣以此為靈感,把這群流民裡年紀稍小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命官兵每日與其交流。
如今他們都已學會自己的姓名,還有“餓、痛、吃、睡”等簡單的詞匯。
年紀大些的流民,雖然學得沒有那麼快。
但也已知道“江大人”就是一直照管他們的年輕官員。
阿喜的話音一落,流民便紛紛放下手中的東西聚了過來,圍在江玉珣的身邊七嘴八舌說個不停。
“江大人,他們問您能在爍林郡多待些日子嗎?這批黑茶制好後,第一個給您嘗嘗味道。”
江玉珣無比遺憾地擺手說:“恐怕待不了那麼久。”
黑茶制作主要有“殺青、揉捻、發酵、幹燥”這幾個步驟。
單單是“發酵”這一項,就要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
江玉珣等人再過幾日便要離開爍林郡首邑了。
他想了想說:“制成茶餅的黑茶,放上許多年也不會壞。你們將第一批茶存在這裡,未來我定然還會再回爍林郡,到時候再喝也不遲。”
譯官的眼睛不由一亮:“定然!”
接著立刻轉身,把江玉珣的話翻譯給了眾人。
-
婁倬正駐守爍林郡,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年時間。
從短時間內掌握當地語言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他的工作、辦事效率之高,更別說最近幾日皇帝還在這裡。
受稻谷品種與地形地貌限制,今年爍林郡沒有條件“屯田”。
於是收到皇命後,婁倬正便在第一時間,命官兵於官道兩旁修建起了“崗哨”。
馬車駛出硝磺礦場,朝著爍林郡首邑而去。
每過二三裡地,便會有一座正處於修建過程中的崗哨現於眼前。
婁倬正正坐於寬大的龍輦內,為皇帝仔細介紹道:
“……這些崗哨皆為土木制成、就地取材,崗哨分為上下二層,上層為木質觀望臺,下層是輪崗休息處。每座崗哨內有六人日夜輪班。修成定可以保障官道順暢、安全。”
說完,還不忘笑著看窗外看了一眼:“還有江大人上次說的,在城內各區設置崗房的建議,這幾日也已落實下去。”
此時江玉珣並不在這駕馬車內。
而是與幾名郎官一道,留守在首邑內忙其他的事。
聞言,坐在婁倬正旁邊的副手立刻補充道:“往後不但百姓不用再怕匪徒了。若是某地有人想要作亂,官府也能第一時間發現。爍林郡定然會比過往更為安泰!”
說完,還不忘轉身朝應長川行了一禮。
婁倬正也不由撫須笑道:“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若徵南大將軍知道阿珣今日成績,定然會為他驕傲。”
在此之前,大周百姓要想報官隻能去衙門。
不但費時又費力,效率也極其低下。
江玉珣說的所謂“崗哨”,有些像現代的“派出所”。
它的存在能在極大程度上解決各地匪徒問題,並保證商道通暢。
天子不由旋了旋指尖的貝殼,末了笑著輕輕點頭。
他的動作格外顯眼。
……陛下對爍林郡的貝殼感興趣?
親眼見著應長川把玩了半程貝殼的婁倬正,默默將這一點記在了心裡。
※
幾個時辰後,太守府書齋內。
伏案寫作昏昏欲睡的江玉珣耳邊,忽然傳來一陣熟悉的“哗啦”輕響。
他不由一驚,瞬間就提筆坐直了身。
下一秒,便見婁倬正帶著侍從自屋外走了進來,並笑著向自己招手說:“阿珣、有梨,你們兩個快過來幫我挑一挑。”
“婁大人,您怎麼到這裡來了?”
見來人是婁倬正,江玉珣不由松了一口氣,同時將筆放到一旁好奇地向前看去。
莊有梨也揉了揉眼睛,站起身問:“挑什麼東西?”
話音還未落下,隨婁倬正一起來的侍從便倒扣竹簍,一口氣把裡面的東西全部倒在了桌上。
一座由貝殼堆成的小山瞬間浮現在幾人面前。
這些貝殼不但品質極佳,且早被人用心清理幹淨,連半點泥沙都沒有沾。
“貝殼?!”莊有梨不由大吃一驚,末了無比懷疑地朝婁倬正看去,“大人挑選這個做什麼?”
這間書齋裡隻有江玉珣和莊有梨兩人,見狀婁倬正壓低了聲音道:“我發現陛下似乎對貝類頗感興趣,從礦上回首邑這一路,他都在把玩貝殼。”
“所以我便想趁著南巡結束前,為陛下奉上特產。”
江玉珣:……?!
應長川玩的該不會是那天的我撿的貝殼吧。
他竟然沒扔?
“這樣啊。”莊有梨不疑有他,立刻上前挑揀了起來。
江玉珣則忍不住最後掙扎道:“婁大人,您可有看清陛下手中的貝殼什麼樣?”
婁倬正想了想,一邊用手比劃說:“米白色,半個手掌大小。質地頗為堅硬,除此之外好像沒什麼特殊的。”
莊有梨默默吐槽道:“貝殼不都長這樣嗎?再特殊的也挑不出來了。”
“诶!此言差矣,”說話間,婁倬正也加入了挑選貝殼的隊伍,他興致勃勃地說,“爍林郡這邊淺色貝類極少,大部分隻有錢幣大小,灰禿禿的不怎麼起眼。陛下手中那枚,的確比常見的精致許多。”
婁倬正看到的,十有八九就是自己當日贈的那枚!
……應長川竟然真的沒有扔。
江玉珣以為,哪怕是黑粉也要有自己的原則。
得知自己汙蔑了應長川,他的心中忽然生出了幾分不好意思來。
“怪不得,”莊有梨一邊挑選一邊隨口道,“那日阿珣給我的貝殼,似乎就像婁大人你說的那種一樣。哎,可惜不知道被我放到哪裡去了。”
江玉珣迅速捕捉到一個重要信息,他轉身悠悠道:“你弄丟了?”
“這個,不一定……”意識到自己說漏嘴的莊有梨立刻停下動作,並用手捂住嘴,無比心虛道,“要不然我,我回去再找找?”
可惡,交友不慎!
江玉珣不由深深嘆了一口氣。
末了一臉沉痛道:“有梨,我真是看走眼了——”
原來真正暴殄天物的人不是應長川,而是你小子。
莊有梨瞬間瞪大了眼睛:這,這麼嚴重的嗎?
熱門推薦

竹馬逼我嫁老頭,說老頭死後救我,我:新皇要繼承後妃
"我跟他青梅竹馬。 結果他逼我和親。 隻因他心疼妹妹,不想她嫁給老頭子。 “朝真公主風華絕代,遠勝永安公主,為和親最佳人選。” 一句話,我嫁給了老頭子。 老頭子駕崩,依舊例妃嫔殉葬。 他急了,說著要帶我回家。 可他不知道,我改名換姓。 成了新皇唯一的皇後。"

雕骨生香
荀容是陳國最好的雕骨師。她眉眼淡淡,一雙巧手輕輕撫過 那些或光滑,或細長,品貌不一的骨頭,精心雕琢下,就能 將它們變成僱主所需要的各種物件。

白龍傳說
中原有個傳說,天山以南有片叫龍堆的 沙漠。掘地幾尺,能挖出龍肉。龍肉食 之,可使人起死回生。每次我和爺爺

萬物沉溺
我穿成了惡毒女配的小胖妹跟班。男主 的好友正在和我告白。「說吧,同不同 意?」

歲年年
和死對頭季臨淵成親多年,我倆點著過 房子、打翻過院牆。皇帝趁他北徵,一 杯毒酒要了我的性命。皇帝以為沒了

此去嘉年
"追梁嘉年的時候,我給他的女神剝芒果。 我芒果過敏,他說不剝就滾出去。 追梁霆的時候,在昏暗的臥室,他握著我的手喊其他女人的名字。 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傷害到我。 我從沒在乎過。 一切都是為了潛伏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