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書名:暴君的炮灰男後[穿書] 字數:4462 更新時間:2024-11-28 14:17:04

  這出京的日子是越發難熬了, 除了要擔心小胖崽時不時下跌的安全感數值, 還要擔心御膳房豢養的兔子生命安全。


  太子爺一連三天沒讓他們出門探糧價。


  這天後晌,伺候太子的公公來偏院請薛遙去書房議事。


  薛遙來之前,全沒想到能得到太子這樣的器重, 趕緊重振精神, 隨公公去了書房。


  參加議事的還有隨行的幾位變法謀士,和兩位採買太監。


  太子派出去探查的兩位護衛, 把得到的情報跟眾人說了。


  兩個護衛分頭行動,分別在杭州城最大的兩家糧行內院潛伏了三日, 並未發現糧行掌櫃接待過京商。


  出入糧行的客商都是周邊地區的普通糧商, 而那所謂的京商,恐怕已經在太子來籌糧之前躲起來了。


  護衛二人暗中觀察了三日, 最終拿住一個店伙計手腳不幹淨的把柄,以此要挾,外加賄賂些銀子, 從那伙計口中逼問出了京商的一些事情。


  據店伙計交待:京商不止一個,而是兩批人馬,都是京城口音,很有派頭。


  其中一批京商, 言行舉止像是文官大老爺, 另一批騎馬佩刀的京商,則像是武將出身。


  官老爺那波京商,先一步來到杭州,走訪了八大糧行, 幾乎把整個浙江的糧倉都包下了。


  他們把糧價壓到五百三石文,還沒敲定,想讓糧商降到五百一石文。


  而就在兩方僵持的第五天,一群武將模樣的人馬也來到杭州,第一天就派人把八大糧行的東家全叫到酒樓,坐在一起談生意。


  同樣是需要大量的糧食,武將模樣的京商也想用五百文收糧,但得知已經有一撥人在談價錢,而庫存並不夠兩家客商平分,武將那波京商就直接拍板,願意出五百五十文,拿下一百四十萬石糧米。


  浙商們喜出望外,準備整理庫存、交割貨物。

Advertisement


  而官老爺那撥京商也打聽到了消息,一急眼,就把價格加到了五百六十文!


  這兩撥客商具體來頭誰都不清楚,但不知什麼原因,似乎都急需收購這批糧食。


  武將那一批商人性子比較急,第二次商談,直接把價格提到了五百九十文,談判當日,就拿出八萬兩白花花的銀子當定金,要求跟浙商當場成交。


  杭州這八大糧行的東家都樂紅了眼,心裡巴望著另一家客商再把價格往上提一提,就找借口,沒收定金。


  果不其然,官老爺那撥商人不負眾望,把價格加到了六百文。


  這麼一來二去,兩批京商隔空較勁,最終,糧價就以六百四十文,被武將模樣的那批京商拍板了。


  京商旳實際收購價格是六百四十文,雖然比那個糧鋪老板虛報的價格低了五十文,但這也是天價了,等於是用散售的市價大批收糧,虧了近二十萬兩白銀!


  因為武將那批客商沒料想到價格會抬得如此之高,銀票壓根沒帶夠,所以先付了定金,遣人回京籌銀子去了,所以近期沒露面。


  而官老爺模樣的那批客商,也離開杭州,去別處尋糧了。


  聽了兩個護衛得到的情報,劉公公鐵青了臉。


  沒想到還真有這樣的冤大頭京商,並且不止一個,並不是浙江糧商編出來哄抬糧價的幌子。


  “事情跟薛遙料想的差不多。”太子發話了:“第一批客商談判壓價,第二批客商直接拿出十萬兩白銀訂貨,兩批人都表現得很有誠意。浙商也想不到他們的欺詐動機,自然認為這筆買賣已經做成了,收了定金,就用更高的價格勸退咱們,不想再生事端。”


  一個謀士頓時滿面驚怒地站起來:“這兩撥人分明在唱雙簧!不惜花十萬兩白銀假作定金,拖住江浙兩地的糧庫,為的就是耽擱咱們的新法試行!”


  另一位須發半白的謀士坐在圈椅裡,低聲道:“這可就難辦了,咱們短期內不可能查出那兩批人的身份,他們借口去京城籌錢,一兩月回來也不算稀奇,浙商手裡拿著十萬兩白銀訂金,不可能懷疑那群人不會回來,而咱們連半個月都耗不起!”


  聽完真實情況後,薛遙的心都涼了。


  怪不得原著中太子爺以市價收了一百二十萬石糧食。


  原來太子並不是不會還價被宰了,而是被有大來頭的未知敵人,不惜巨額代價,下套給陰了。


  薛遙簡直要崩潰了,原著簡直把哥德巴赫猜想級別的難題,簡化成了十以內的加減乘除,讓薛遙誤以為自己能輕松搞定。


  現實太殘酷了!


  正處在崩潰地邊緣發呆,薛遙忽然聽見太子的召喚——


  “薛遙,你有什麼想法?”


  薛遙回過神,受寵若驚的看向太子。


  這樣的議會能讓他這樣一個少年伴讀旁聽,已經不容易了,沒想到太子居然點名問他意見。


  太子看出了他的心思,便淡笑解釋道:“很奇怪,孤總覺得你對收糧這件事情出奇的敏銳。”


  “殿下謬贊了!”薛遙臉上擠出笑,心裡卻在叫苦。


  敏銳是因為他知道大方向的結局啊!


  如今得知要面對的問題這麼絕望,他恐怕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跟隨太子爺這艘船,下沉入海。


  但此刻滿屋子人的雙眼都落在他身上,薛遙隻能硬著頭皮隨便說兩句:“有可能盡快查出那兩批京商的身份和下落嗎?”


  話一出口,就覺得自己問了句廢話。


  那兩撥人既然把這場哄抬糧價的戲安排得如此滴水不漏,怎麼可能對浙商泄露真實身份,肯定偽造了完美的假身份。


  太子實話回答:“別說短期內查不出來,敵在暗我在明,他們能拿出十萬兩白銀來下套,背後的水深不可估量,恐怕長期都未必能查出真相。”


  一位中年謀士立即起身道:“愚以為……”


  太子立即抬手打斷他的話:“你得有證據,才能‘以為’,這裡不是胡亂揣測的地方。”


  中年謀士立即會意,太子顯然已經猜到了主謀的幾種可能身份,隻是不想當著內廷太監的面,把這件事搬上臺面議論。


  “這可如何是好……”姓方的採買太監已經嚇白了臉。


  皇上自掏腰包一百萬兩白銀,這可抵得上沿海十萬大軍一年軍費的八分之一了,如今要一口氣虧損五分之一,靠太子的惠民新政,未必能填補這麼大的窟窿。


  到時候算起賬來,肯定要怪在籌糧這件事上,太子最多挨幾句訓,而他們這些專職採買的奴才,就是一百個腦袋,也不夠抵罪的。


  劉公公此刻明白問題已經嚴峻到什麼程度,嚇得不斷吞唾沫,想開口求太子爺明年再開始試行新法。


  可他一個採買太監哪能幹涉這種事?隻能瞪著眼睛不斷擦汗。


  想了想,又把希望的目光看向薛遙——


  “薛公子!您能從金陵糧商手裡拿到五百四十文的糧食,那就勞駕您多跑幾家,把這金陵杭州大小糧行都談一遍,每家收五萬石,至少能籌集一百萬石,哪怕是下等糧也好啊!先把山西受災縣的難給渡過去!”


  薛遙無奈地笑了笑:“公公不能當糧商們是傻子,目前的狀況,五百四十文,就等於讓糧商分文不賺,白讓給我,安市價算,則要虧損上萬兩白銀。若真能隨便碰上這種好事,我當日也不會央求公公不要拒絕那位掌櫃的誠意,那位掌櫃誠心誠意想跟咱們做長期生意,糧商之間有一點動靜,互相都知道,這種一對一的約定哪能拉到第二家參與?有了第二家,咱們的專供合作就不值錢了。”


  提起當日堅持要拒絕那筆五萬石糧食的交易,劉公公慌忙低頭閉了嘴,怕太子爺嫌他沒遠見。


  “開弓沒有回頭箭。”太子定調子了:“父皇的信任來之不易,我們隻有盡可能讓浙江糧商們相信那兩撥京商根本是幌子,定金都不會回來拿,才可能把浙商積壓的糧食低價買下來,這件事全靠咱們齊心協力,盡力而為。”


  最糟糕的結果,是六百四十文收糧。


  太子爺有現銀,讓浙商找借口還掉定金收下現銀,倒是不難。


  成本如此之高,太子以原定的利息借糧給農民,熬過了災年,來年的進賬,還是能賺一點,不至於虧損。


  於是,收糧之事還要繼續談,散會前,太子又對薛遙笑了笑:“六弟昨日還跟孤誇你口才了得,希望你能讓浙商也見識一番。”


  薛遙被太子點名了,一顆小迷弟的心活蹦亂跳想要轉圈圈,雙手抱拳頷首道:“不才一定竭盡所能,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當日,薛遙請兩位高手護衛去八大糧行,打聽了一些情報,做好一切為太子爺戰鬥的準備。


  六百四十文的價格太過高昂,記得原著中,太子被問罪的時候,就提到了首次借糧這件事,好像是盈虧相抵了。


  照理說,太子肯以這個價收糧,應該是計劃中還有不少賺頭,但在一年過後,可能又發生了什麼突發狀況,或許是又被暗中那幫人陰了,導致太子一部分借貸沒能收回來,結果就是賬面上不虧損而已。


  這就讓太子的新法成了笑話,一百萬兩銀子,讓戶部運作,把絲綢茶葉運去海外,來回一趟也至少能賺上幾十萬兩。


  而試行新法,折騰一年,分文未賺,其實算是貶值虧損了。


  第二天一早,薛遙就帶著兩個公公並幾個護衛,去了最大的糧行。


  “一會兒到了地方,按照我說的,把消息透出去,都裝得像一點。”薛遙進糧行錢,再次提醒了兩位公公。


  兩位公公臉上的表情簡直快哭了。


  劉公公已經沒臉再駁斥薛遙的主意,隻能斜眼朝方公公使眼色。


  方公公低頭哈腰地問:“薛爺,您真要散步這樣的謠言?那豈不會讓糧商把價兒咬得更高了?到時候七百文都未必肯賣給咱們。”


  薛遙嚴厲地轉頭看向他:“公公,出門前已經說了,我這辦法要是炒高了糧價,責任我自個兒擔著,但若是你們不配合,我隻能回去如實稟報太子殿下。”


  “配合!咱當然得配合薛爺!您就是再世諸葛,您的主意準沒錯兒!”方公公趕忙拍馬屁。


  沒辦法,劉公公也隻能硬著頭皮,陪薛遙踏進了糧行。


  糧行廳堂裡,一個個外地採買糧食的大客商,都拉著糧行伙計,焦急地說著些什麼。


  “咱們可是年年都來貴行拿糧米,按照行情,每年漲它幾十文倒也無妨,怎麼今年一下子就漲了這麼多?大家都是地商,沒有這麼宰客的道理!”


  “哎喲陳老板,小的已經跟您說了一萬遍了,今年外地客商調走了大批糧食,咱家庫存散賣到年底都不夠了,這個價給你們,多一石,就虧十文,就是看在您,是老客的份上,實在是沒辦法了!”


  劉公公一聽這談話,心就涼了半截。


  糧食已經緊缺到這個地步,想不通,這薛遙為什麼還要他散步那樣的謠言?


  會不會是想搞砸太子爺的大事兒,讓他們這些太監來背鍋?


第59章


  劉公公進門前心裡一直在盤算, 如今希望太子爺不要買高價糧的, 隻有他和其他幾位內廷採買公公。


  薛遙不過是跟著六皇子一起來江浙遊覽陪行,沒這必要擔這麼大風險壞太子爺的大事。


  這麼想來,薛遙或許確實想出了應對的法子, 隻是這法子為什麼要繼續炒高糧價呢?


  劉公公覺得自己還是不多想了, 既然薛遙這小子已經放話會自己擔責,他要是不配合, 事黃了,倒能賴在他頭上。


  幹脆閉著眼按薛遙吩咐的辦罷。


  三人和幾個侍從分成三批人, 先後走近糧行大廳, 假裝是互不相識的外地糧商,在大堂分別找了座兒坐下來, 排隊等掌櫃的接待。


  周圍坐著的都是外來買糧的客商。


  大伙此刻都心急如焚,交頭接耳斥罵浙江的糧商黑了心,賭咒說明年一定去湖廣收糧。


  薛遙把茶杯往桌上“當”的一放, 引起周圍人注意後,一臉認命地用金陵方言道:“今年哪裡的糧商都黑了心!倒也怪不得他們,要怪也怪老天爺,一冬無雪, 今夏又是連綿半月的大雨, 淹了多少地區的農田?”


  “可不是麼?”姓方的太監立即按照薛遙之前的吩咐,故作憂愁地接茬:“今年,各地老百姓收成好的,也隻夠交足朝廷的糧稅, 剩下的糧食,供自家幾口人飢一頓飽一頓熬過一年都困難,哪有餘糧賣給糧商?”


  “是啊,甭說浙江,”劉公公說起話來派頭十足,令人信服,滿口胡謅卻說得有鼻子有眼:“金陵城那幾家糧鋪我去過,湖廣河南的糧行我也去過,那些地方的糧價,比浙江是隻貴不便宜啊!”


  “唉,我就是從金陵趕來浙江收糧的。”薛遙用一口鄉音抱怨道:“金陵的大糧行裡,下等米都賣到快六百文了,據說有京城來的官商到處籌買糧食,準備借貸給災縣的百姓。咱們要買,還得趁早,晚一步,就是手裡抱著銀子,也沒處買糧啦!”


  周圍一群糧商聽得白了臉色。


  有人神色狐疑,懷疑薛遙這幫人是糧行請來的託,故意騙他們哄搶高價糧。


  有幾個客商焦急地像薛遙打聽,問他哪裡得來的消息。


  薛遙就說自己的外祖父在京城當官,書信提醒他們盡早屯糧,哪知這信在路上耽擱了,看見書信的時候,糧價已經漲了。


  周圍的客商們都是半信半疑。

熱門推薦

一把剪刀

一把剪刀

"當紅女星為了展示自己的個性。 一把剪短了禮服。 而我作為她的服裝造型師。 因為無法將禮服完好歸,被高定品牌永久拉黑。 我失業回家。 卻發現她成了我弟新談的女朋友。 見面時,她身上還穿著媽媽留下來的裙子。"

少年不負

少年不負

"女兒高考零分,被爆上熱搜,成了全國的笑話。 而我領養的孩子,卻超常發揮考上了清華。"

逆命

逆命

我曾救過流落民間的太子,後入太子府做了良娣。 可世人不知良娣陳玉娘。 隻知太子與太子妃舉案齊眉。 我被太子妃刁難責罰,秦疏冷眼旁觀。 夜裡卻心疼地為我上藥。 「玉娘,你與鯉兒是孤的軟肋,孤越護你,越保不住你。」 我拂開他的手,不再言語。 眼前飄過一條條彈幕。 【天哪,太心疼男主了,為了女主一直隱忍。】 【女主懂點事吧,男主才是真的不容易。】

滴滴斷情

滴滴斷情

"我開車幫朋友去接滴滴,卻接到了老公和他的小情人。 兩人在車的後門口忘情地吻。"

日落墜入烏託邦

日落墜入烏託邦

" 孟璃在26歲那年將青春期所積攢的叛逆全釋放出來了。 裸辭,花光積蓄去洛杉磯,與一面之緣的男人叛道離經。 那天是黃昏,在洛杉磯的某個海灘。"

銀河有星星

銀河有星星

京圈太子爺傅亦銘有個嬌寵養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總愛哭鼻子,玩失蹤。 為了她,傅亦銘缺席了我們的婚禮,也缺席了我們女兒的誕生。 後來,我帶著女兒,和他的小姑娘同時出國。 相反的航向,他選擇去找回鬧別扭的小姑娘。 兩個月後,才想起給我打電話。 「出國旅遊這麼久,該回來了吧?」 結果被女兒糯聲糯氣地警告了。 「我已經物色好了新爸爸,你別來搞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