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書名:高嫁 字數:3047 更新時間:2024-12-27 10:41:11

字體大小:

16 18 20 22 24 26 28

  本來隻是想解決旱情,沒想到竟試種出這樣一種高產作物,每個人都高興不已。


  等嘗完了苞米,眾人又去看新修的農渠。


  看著農渠裡接過來的潺潺活水,姜若皎和太子殿下不免又提及出力不小的張家娘子。


  張家娘子在她舅舅身邊耳濡目染都能學到這麼多,想來她舅舅興修水利更有一套。


  他們上次回去後已經奏請開泰帝把她舅舅調來京城,以後張家娘子也是有娘家撐腰的人了,再不用指著張家那邊為她出頭。


  張娘子舅舅要是能在朝中立足,往後東宮在朝中也能多一位能辦實事的得力能臣。


  柳春生和楊峰清他們還是太小了,今年才剛準備和裴徵他們一起下場應試,將來到底表現如何還不一定。


  姜若皎一行人遊遊逛逛到傍晚,回到別莊歇下了。


  趙少卿根本睡不著,點起燈寫信回京城,準備明天一早就會去給開泰帝遞折子,讓開泰帝注意一下清平縣試種出來的高產糧種。


  翌日一早,趙少卿辭別太子殿下,沒留下來看社戲就走了。


  太子殿下倒是興致頗高,早上起來就與盧家二老一同出發進城,看看盧家二老組織起來的社戲是怎麼個演法。


  社戲是清平縣底下各個村子準備的,表演起來很有鄉土特色,演的戲也很接地氣。


  比如演《金榜題名》演的是秀才公金榜題名、衣錦還鄉時眾人熱熱鬧鬧相迎的場景,期間蹦出來的各種俚語俗言句句都逗趣得很,不同角色的情態也各不相同,看得眾人捧腹大笑。


  這是城裡的戲班子演不出來的感覺。


  太子殿下看得津津有味,也從眾人在戲裡戲外流露出來的各種情緒看出“金榜題名”這件事對於普通人家來說有多重要。


  這可是為數不多能讓寒門子弟魚躍龍門的機會啊!

Advertisement


  再往後看,有演迎娶新婦的、有演再婚追愛的、有演金剛伏魔的,也有演《力士脫靴》《桃園結義》《河伯娶親》這些經典戲目的,各村各顯神通,把現成的、現寫的戲本子都演得一口鄉音,添了不少笑料。


  太子殿下看得意猶未盡,小聲和姜若皎嘀咕道:“真該請他們去給滿朝文武演一演,好叫他們知道百姓平時都在想什麼,而不是天天為了那些個微末小事在朝堂上吵來吵去。”


  姜若皎沒想到太子殿下能有這樣的感悟。


  姜若皎笑著說道:“他們未必就不知道,隻是心裡有比這些更重要的東西罷了。”


  太子殿下不吱聲了。


  他生來就萬般富貴,太子之位來得也輕松,根本不必和旁人爭來搶去,自然體會不了旁人的追求與旁人的艱辛。


  太子殿下說道:“我看這邊的農渠修得不錯,不如去找縣令問問其他縣的情況。”


  姜若皎點頭,隨著太子殿下一同去了縣衙。


  清平縣縣令見了太子殿下夫妻二人,自然畢恭畢敬地把鄰縣的情況都給他們講了。


  有太子殿下居中調停,他們這幾個堪稱難兄難弟的縣算是握手言和了,往來比過去密切了許多,是以縣令對周圍數縣的受災情況也一清二楚。


  太子求來了那場及時雨,各縣都把糧食補種下去了。


  今年的收成雖然比往年差一些,卻也足夠讓他們活下去。


  唯一讓他們捶胸頓足的,就是沒有和清平縣一樣試種苞米,現在隻能眼巴巴地看著清平縣大豐收!


  姜若皎兩人都放下心來,又在別莊歇了一宿,得知盧家二老想在清平縣定居後便與其他人一同啟程回京城去了。


  兩人才剛揮別好友們踏入東宮,就聽人說盧皇後那邊派人來了兩趟,都是來問他們有沒有回來。


  姜若皎和太子殿下對視一眼,不知盧皇後找他們有什麼事。


  想到盧皇後正懷著身孕,小夫妻倆也不耽擱,換下身上的便服就徑直往中宮去尋盧皇後說話。


第 89 章 [VIP]


  中宮之中人還不少。


  坐在盧皇後下首的是個四十出頭的婦人, 一身命婦打扮,瞧著端莊賢淑,隻一雙狹長的眼透露出她的幾分精明。


  那命婦身側還坐著她的一雙兒女, 兒子約莫二十歲,年方弱冠,俊逸非凡;女兒約莫十五六歲,一雙烏溜溜的眼睛機靈討喜。


  瞧見太子二人進來了,那少女便用雀兒似的聲音喊道:“見過太子表哥。”她長得甜, 笑得甜, 說起話來更甜,甘泉似的嗓兒叫人對她生不出惡感來。


  太子殿下向來喜歡美好的事物, 聽了這聲“太子表哥”不由多看了對方幾眼,隻覺過去沒見過這種甜滋滋的女孩兒。


  姜若皎看在眼裡, 沒說什麼,上前朝盧皇後見禮。


  盧皇後讓他們夫妻倆坐下, 給他們介紹起今兒入宮觐見的都是誰。


  原來這母子三人是範陽盧家二房的人, 過去與他們往來雖不多, 卻也是實打實的親戚。


  他們二房的人與大房不親近,以後也沒什麼機會成為當家人, 所以早早便出去自己打拼,如今調任回京便攜兒女來拜見盧皇後。


  盧皇後雖被兄長告誡過不要與本家的人走得太近, 可聽這位堂嫂的說法,感覺他們與本家關系也不算太好。


  剛才她聽堂嫂說朝中這幾日有人舊事重提,又勸說開泰帝納妃,便想著給東宮拉些助力。


  這便留她們在宮中用了午膳, 兩次派人去探看太子夫妻倆回來沒有。


  盧皇後是不知曉盧重英暗中資助過的開泰帝的, 隻知盧重英職位不高不低, 隻是個侍郎,手中沒多少實權,想幫外甥怕也無能為力。


  朝中多一個舅舅,東宮就多一份依仗。


  瞧著開泰帝在床上如狼似虎的架勢,如何能忍著一整年不碰女人。


  她要是攔著不讓他碰,那就是善妒不賢了,怕是要連累東宮。


  盧皇後撫著肚子對太子說道:“你們表哥表妹剛來京城,沒幾個相熟的朋友,你們平日裡多帶他們一起玩兒。”


  太子殿下不疑有他,見盧皇後這般吩咐便點頭應下:“沒問題,以後表哥表妹可以多來東宮玩玩。”


  他說完又給盧皇後說起這次去清平縣的見聞來,對苞米這種新作物更是大誇特誇,直說已經吩咐廚房去煮了,一會就拿來讓她們嘗嘗看。


  盧家表妹似乎對太子殿下說的東西格外好奇,聽完後還感慨說道:“要是我們也能去清平縣去看看就太好了。”


  盧家表哥也說道:“叔祖父和叔祖母都在那邊吧,我們合該去登門拜訪的。”


  太子殿下說道:“這有何難,下回我們去清平縣時捎帶上你們就成了。”


  盧家表妹驚喜地望著太子殿下:“真的可以嗎?”


  太子殿下覺得這麼件小事,哪值得這麼激動。他說道:“反正也不遠,有什麼不可以的。”


  苞米煮熟送上來後,年輕一輩已經混得很熟了。


  主要是盧家表妹很給面子,太子殿下說什麼都表現得非常感興趣。


  盧家表哥又見識廣博,太子殿下隨口一提的事他都能扯出段典故來,讓太子殿下聽得津津有味。


  姜若皎卻是被盧皇後和盧三嫂拉著討論生育問題,大體內容是讓姜若皎要抓緊些要孩子,不能讓人非議東宮久無所出。


  姜若皎含笑應下盧皇後的教導。


  小夫妻倆回東宮時,太子殿下還很有些意猶未盡,與姜若皎說起盧家表哥的博學多才來。


  他們到底是世家大族教養出來的,見識果然不一般。


  為人也不討厭,和裴徵那家伙大不相同。


  姜若皎剛才被盧皇後她們拉住說話,沒有分神聽他們都聊了什麼,便問盧家兄妹倆都說了什麼有趣的事。


  太子殿下興致勃勃地給姜若皎復述了一路。


  姜若皎聽了一路,回到東宮後聽說御廚那邊送來一筐大閘蟹,便手痒地把太子殿下打發走。


  她挑出一批肥美的大閘蟹,仔仔細細地把它們逐個拆開,取出裡頭的蟹黃蟹膏,混著姜蔥爆得噴香,又取出上好的黃酒將蟹黃蟹膏浸透,澆高湯、淋豬油,做好了滿滿一壇子禿黃油。


  禿黃油拌飯拌面都老香了,可以把大閘蟹的美味存著過冬。


  姜若皎忙忙碌碌許久,眼看馬上快到晚膳時間了,又取來幾個賣相相當漂亮的貢橙。


  她熟門熟路地剖開橙皮、取去橙瓤,做起了江浙名菜蟹釀橙。


  蟹肉、橙肉、荸荠以及許多種復雜調料在鮮橙之中齊齊蒸熟,約莫兩刻鍾之後就齊活了,端上桌後像個齊齊整整的新鮮橙子,得打開一看才知道內有乾坤。


  這樣做出來的蟹肉十分鮮美。


  就是做起來比較費功夫。


  剝離蟹肉得花不少時間,把鮮橙處理成精巧漂亮的臨時燉盅又得花不少時間。


  太子殿下回去讀了半天書,沒瞧見姜若皎回來,又跑到小廚房前探頭探腦。


  姜若皎正好把蟹釀橙做,瞧見太子殿下跑過來找人,讓他自己端一個出去嘗嘗。


  太子殿下嘟哝道:“你想吃什麼讓別人做就是了,哪用自己費那麼多功夫?”


  姜若皎道:“我挺喜歡做菜的。”


  她過去的規劃就是為妹妹找個好歸宿,自己嫁不嫁人都無所謂,守著父母留下來的食肆一直開下去也不錯。

熱門推薦

破繭成蝶

破繭成蝶

"我今年高考。 我媽把同是高三的趙菡也接到了家裡。 我媽說,趙菡的爸爸是因為在地震中救她才死的,趙菡以後就是她的幹女兒,她要讓趙菡考上 985 大學以報答趙菡爸爸。 從趙菡住進我家起,我媽做的隻有趙菡喜歡的菜。 我媽早上送上學的車裡隻有趙菡。"

大姑子想霸佔我的學區房

大姑子想霸佔我的學區房

"大姑子離婚後帶著兒子一直住在我家。 指使著我端茶遞水,接送孩子上學。"

缺了龍角的黑龍

缺了龍角的黑龍

"我出生那天,四海八荒都沉默了。 破殼不足一刻,我就啃掉了龍王小兒子一小節龍角。"

遙見

遙見

"我天生異瞳,能看人過去未來。 自小我在侯府當下人,侯爺喜歡我,將我認作義女。 小姐也待我如姐妹。 她拋繡球那日,遲疑不決問我。 我告訴她選那個落魄書生。 小姐惱怒,當眾扇腫了我的臉,然後挑走了侯爺給我選的謙謙世家公子。 原來她從不喜歡我,固執認為我的未婚夫才是最好的。 她從不知,我早就看見那謙謙公子腐爛的過去。 也一早就看見,她一片漆黑的未來。"

恣意珍珠

恣意珍珠

我娘是穿越女,為了娶她,爹爹立誓永不納妾。可不過十年,他便要

想起我叫什麼了嗎

想起我叫什麼了嗎

個性內向的海秀初中時因校園冷暴力患上社交恐懼症,無法和人正常交流。高三時海秀隨母親工作調動轉校,新的班主任為幫海秀治療,讓他每天收發作業來學著和人接觸。海秀盡力去做,卻無意間將“壞學生”峰非的作業本發到了其他人桌上,海秀心驚膽戰的以為會被教訓,不想情況卻向另一個方向發展了……竹馬竹馬,兩小無猜的甜蜜故事就這麼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