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書名:高嫁 字數:2733 更新時間:2024-12-27 10:41:11

字體大小:

16 18 20 22 24 26 28

  太後命人靜/坐片刻,讓人吹了燈。


  四周倏然暗了下去。


  許多記憶潮水般湧來。


  太後閉上眼,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另一邊,姜若皎兩人踏著月色回東宮。


  太後沒有大礙,兩人心情都輕松得很。


  因著見雲開月出,月光宜人,他們便讓提燈的內侍綴在後頭,一邊賞玩著雪月一邊討論著剛才寫了一半的文章。


  等會了東宮,他們自然又一次挑燈寫功課,好趕在明兒上課前把功課通通寫完。


  不想第二日一早,楊峰清他們就帶來個西南的消息,說是鶴慶先生病倒了。


  西南那邊的名醫被開泰帝帶走了不少,陳夫子他們都著急得很,這山長水遠的,也不知東宮這邊能不能派兩個得力的太醫過去看看。


  作者有話說:


  今天是不小心在祖母面前秀了恩愛的傻乎乎太子.jpg


  *


  果然,皎皎想上榜還是太難了,麼麼大家,至少!我們蹭到了言情首頁!


  有營養液可以投給皎皎!抱住言情首頁的曝光!


  我們這個月全勤盡量爭取保三爭六!_(:з」∠)_

Advertisement


第 113 章 [VIP]


  姜若皎兩人都得過鶴慶先生的照拂, 聽聞鶴慶先生病倒了,心裡自然也緊張得很,親自領著人去了趟太醫院, 看有沒有誠心願意去西南的。


  西南路遠,一來一回得好幾個月,要是被派去的太醫心不甘情不願,又或者身子骨不好經不得奔波,那肯定沒法盡心盡力給鶴慶先生治病。


  見太子夫婦二人親自來太醫院挑人, 眾人自都明白太子殿下對此事的看重。


  鶴慶先生也是當世有名的大儒, 即便太醫院的人都從了醫,也不乏有對他十分推崇的同輩或後生。


  很快有人表示願意跑西南一趟盡全力救治鶴慶先生。


  太子殿下親自選好人, 又想起昨兒周老尚書說的那些事。


  昨兒太後病得突然,他沒來得及和開泰帝細說此事。


  太子殿下對姜若皎道:“你先拿功課去交給太傅, 和太傅說我會晚點到,我得去尋父皇說說麟州的事。”


  姜若皎點頭。


  楊峰清他們知曉太醫馬上就出發前往西南, 一顆心也放回原處, 總算沒那麼擔憂了。


  得知姜若皎要去太傅那邊, 柳春生不免說道:“我們這些天閉門讀書,攢了不少沒解決的疑問, 不知能不能讓我們去向太傅請教請教?”


  姜若皎聽到是他們都沒討論結果來的問題,自然十分感興趣。她爽快笑答:“有什麼不可以的, 師兄你們隨我來就是了。”


  姜若皎命人取了自己和太子的功課,一同前去太傅講學的地方。


  得知姜若皎兩人寫了新策論,柳春生見獵心喜,說道:“要不先給我們看看?”


  姜若皎便把兩篇策論分別遞給他和楊峰清, 剩下的都是些讀書心得, 沒什麼特別之處。


  兩人都是喜歡交流的人, 見有人在前頭領路,竟是一邊走一邊看,看完還把兩篇文章交換過來接著讀另一篇。


  柳春生道:“娘娘與殿下的策論都越寫越好了。”他在兩篇策論裡都看到許多自己不曾想到過的東西。


  姜若皎便給他們講了周老尚書的能耐,讓他們闲暇時也可以去周老尚書府上請教請教。


  周老尚書兒女都不在身邊,有幾個年輕後生多上門走動走動挺好,他們這樣的老臣肯定會喜歡柳春生和楊峰清這樣的年輕後輩。


  柳春生也聽說過周老尚書的本事,自是一口答應。


  說話間,三人走到了太傅講學處。


  姜若皎把柳春生兩人引薦給太傅,又言明太子殿下去尋開泰帝的事兒。


  太傅得知太子殿下是為著周老尚書的事去的,點點頭收下姜若皎交上的功課,耐心地給柳春生兩人解答起問題來。


  另一邊,太子殿下很快找到開泰帝。


  今兒不用早朝,開泰帝用過早飯去看過太後,確定太後身體已無恙才去勤政殿批閱奏章。


  聽人說太子來了,開泰帝擱下手裡的奏折,讓人把太子殿下放進來。


  太子殿下也聽政幾個月了,很多事雖聽不太懂,卻也在心裡留了個印象。


  昨兒聽周老尚書說起麟州之事,他便想到朝中爭持不下的聶家軍問題。


  太子殿下一屁股坐到開泰帝近前,開口便道:“父皇,朝中還沒吵完聶家軍的事嗎?”


  開泰帝抬眼看他:“怎麼?你有什麼想法了?”


  太子殿下老實說道:“我覺得這麼拖著不是事兒,聶家軍為朝廷守土安邊,不能為了莫須有的猜測寒了將士們的心。最近接連幾天大雪不斷,想來草原上天氣也不會太好,他們沒吃沒喝的,指不定又會犯邊了。我們即便不能派兵過去增援,至少錢糧是要給足的。不然沒吃沒喝的,仗還怎麼打、城還怎麼守?”


  開泰帝道:“你倒是長進不小。”


  太子殿下道:“也是昨兒阿皎擔心這場雪下太久,我才想到的。我們一起去見過周尚書了,周尚書很擔心他家鄉麟州!”


  開泰帝道:“我這不是已經派兵去麟州了?”


  太子殿下道:“隻派去麟州哪裡夠,要是隔壁幾州失守,光守住個麟州又有什麼用?以前父皇你們打蠻族的時候可不是這麼摳摳搜搜的!”


  開泰帝瞪了他一眼,隻覺這小子是越來越放肆了。


  瞧瞧,都敢指責他的不是來了!


  開泰帝道:“那時哪裡能一樣,那時我們要是守不住,所有人都得遭殃,不就得孤注一擲?”


  太子殿下道:“北邊要是守不住,我們不也得遭殃?我讀史書的時候可沒少看到皇帝被亂兵撵著跑,連國都都不要了!母後還沒生產呢,到時候可別讓母後大著肚子跟你逃命。”


  開泰帝道:“你說的都是什麼話?哪裡就到棄國都逃跑了?”


  要是這事兒能這麼容易做決定,朝中哪還用吵來吵去?


  他增兵麟州都是拿周老尚書當由頭開的口子,要不然朝中還得再吵幾輪才能出結果!


  這和在西南完全不一樣,那會兒他雖也時常聽取幕僚的意見,做決定時還是自己說了算。


  到了京城、成了一國之君,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反而不能像以前那樣幹脆利落。


  太子殿下道:“我反正覺得拖著不好,你是當皇帝的,合該早做決斷。要是你態度明確點兒,支持的人腰杆就能挺起來,你自己都猜疑聶大將軍,反對的人自然就越說越起勁!”


  開泰帝聽得臉色發沉,拍案罵道:“我看你是越來越大膽了!”


  太子殿下一點不慫,直言說道:“你這是被我說中了,惱羞成怒了!”他梗著脖子和開泰帝槓,“我要是聶大將軍,眼瞅著朝廷又不給人又不給糧,早就反他娘的了,哪還顧著守什麼雁門關!”


  開泰帝本來氣得不行,見到太子殿下久違地和自己硬槓,氣倒是少了大半。他說道:“行,你既然覺得該撥人撥糧增援聶家軍,就把你這些想法寫寫清楚,明兒上朝你當著所有人的面給說說。”


  太子殿下道:“說就說,誰怕誰啊!”他說完拔腿就跑,準備回去和姜若皎討論這折子該怎麼寫。


  沒想到柳春生他們都還在。


  既然人挺齊,太傅也在旁,太子殿下便把剛才的爭執囫囵著講了,想了解了解他們的看法。


  得知太子殿下直接說開泰帝心有猜疑,眾人都不免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到底是親父子,換了旁人說這種話可是犯了大忌諱的!


  哪個皇帝能容忍有人這麼蹬鼻子上臉?


  太傅在朝多年,見慣了大風大浪,自己還曾因為直言敢諫被貶謫去外地,對太子殿下的做法是欣賞的。


  他讓太子殿下幾人都坐下,讓他們各抒己見。


  姜若皎自然是和太子殿下一個意見。


  將士們守土安邊,朝廷不能拖後腿。


  柳春生聽了也直點頭。


  楊峰清卻道:“聶家軍在北方諸州聲望極高,如何能保證朝廷的錢糧送過去不會養出隻中山狼?”


  中山狼便是個忘恩負義的典故。


  據傳趙簡子在中山打獵,一箭射中狼後腿。


  那狼可憐巴巴地向東郭先生求助,東郭先生十分憐憫,把它裝進書囊幫助它躲開了趙簡子。


  沒想到那狼度過危機後竟把東郭先生給吃了!


  這正是朝廷中許多人的考慮。

熱門推薦

破繭成蝶

破繭成蝶

"我今年高考。 我媽把同是高三的趙菡也接到了家裡。 我媽說,趙菡的爸爸是因為在地震中救她才死的,趙菡以後就是她的幹女兒,她要讓趙菡考上 985 大學以報答趙菡爸爸。 從趙菡住進我家起,我媽做的隻有趙菡喜歡的菜。 我媽早上送上學的車裡隻有趙菡。"

大姑子想霸佔我的學區房

大姑子想霸佔我的學區房

"大姑子離婚後帶著兒子一直住在我家。 指使著我端茶遞水,接送孩子上學。"

缺了龍角的黑龍

缺了龍角的黑龍

"我出生那天,四海八荒都沉默了。 破殼不足一刻,我就啃掉了龍王小兒子一小節龍角。"

遙見

遙見

"我天生異瞳,能看人過去未來。 自小我在侯府當下人,侯爺喜歡我,將我認作義女。 小姐也待我如姐妹。 她拋繡球那日,遲疑不決問我。 我告訴她選那個落魄書生。 小姐惱怒,當眾扇腫了我的臉,然後挑走了侯爺給我選的謙謙世家公子。 原來她從不喜歡我,固執認為我的未婚夫才是最好的。 她從不知,我早就看見那謙謙公子腐爛的過去。 也一早就看見,她一片漆黑的未來。"

恣意珍珠

恣意珍珠

我娘是穿越女,為了娶她,爹爹立誓永不納妾。可不過十年,他便要

想起我叫什麼了嗎

想起我叫什麼了嗎

個性內向的海秀初中時因校園冷暴力患上社交恐懼症,無法和人正常交流。高三時海秀隨母親工作調動轉校,新的班主任為幫海秀治療,讓他每天收發作業來學著和人接觸。海秀盡力去做,卻無意間將“壞學生”峰非的作業本發到了其他人桌上,海秀心驚膽戰的以為會被教訓,不想情況卻向另一個方向發展了……竹馬竹馬,兩小無猜的甜蜜故事就這麼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