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字體大小:
這關系著明華裳的生死,她不敢賭人性。明華裳越想越頭疼,如意見明華裳臉色不好,試探地問:“娘子,您問這些做什麼?”
哪怕招財進寶、吉祥如意是她的心腹,她也不敢把這件事告訴她們。明華裳搖了搖頭,淡淡說:“無事。我這裡沒事了,你們都下去歇著吧。”
明華裳將丫鬟們都遣散出去,等屋子裡安靜下來,她盯著燭火,悠悠嘆了口氣。
真正遇到事,才知道她多缺人手。她不想探究招財進寶、吉祥如意到底向著她還是向著鎮國公府,這種賭局毫無意義,無論得到什麼結果,都會在她和婢女們之間埋下一根刺。她不如另闢一條路,招募和明家沒關系、隻效忠於她的人。
這些人要踏實能幹、走南闖北,最要緊的是嘴牢。明華裳需要用人的地方有很多,不僅要去太原查訪蘇嬤嬤,之後還要在洛陽城裡落置女戶,購買外宅。
明華裳想了半天,無奈嘆氣。想法很好,但是想培養可靠的人手,哪有那麼容易?
而且現在她是公府小姐,人手願意聽她的,等她離開明家,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平民女子,那些人還會乖乖聽話嗎?會不會奴大欺主,反過來掠奪她的財產?
這種情況明華裳不得不防。靠別人終究會受制於人,靠自己才是最穩妥的。辦女戶、購宅院免不了要和官府打交道,明華裳不能用鎮國公府的門路,就隻能自己摸索。她甚至不知道要找哪些人,就算手裡有錢也送不出去。
明華裳心裡唏噓,還沒掙錢,光自立就已經這麼難了。但望洋興嘆沒用,改日她得上街去看看,就算再難,她也要走下去。
·
廬陵王回來的事很快就傳遍京城,不知從何處傳出流言,說女皇這次召喚廬陵王回來,是有意立太子。
立太子是老生常談,但這次的陣仗卻格外不同。女皇都將廬陵王圈禁十三年了,如果不是要有什麼大動作,為什麼突然將廬陵王接回來了?總不能是為了過個節吃頓飯吧?
沒讓外界揣測多久,很快女皇為廬陵王舉辦接風宴。在宴會上,離散已久的李氏皇族匯聚一堂,連久不露面的皇儲都來了。
皇儲見到廬陵王,兄弟倆人想到這些年的經歷,真是百感交集,不由抱頭痛哭,太平公主也跟著抹眼淚。等眾人哭完感情後,皇儲李旦主動提出,他德行不配儲位,請求女皇廢黜他皇儲之位,改立三兄。
女皇順勢宣布,立廬陵王為太子,李旦寬宥仁德,禮讓兄長,立為相王。
相王曾經禪讓皇位給母親,這次又讓太子之位給兄長,簡直像是活體二十四孝,一時傳為佳話。連綿十年的太子之爭終於塵埃落定,李唐朝的臣子、勳戚都長舒一口氣。
Advertisement
但現在隻是女皇口頭允諾,太子之位一日沒落實,群臣一日不敢安睡。禮部立刻風風火火算了吉日,請求女皇擇日冊封太子。
女皇是個很有魄力的人,既然已經做出決定,她也不拖拉,下旨三月初六,為廬陵王舉辦冊封太子大典。
太平公主聽到這個消息大喜過望,連失去儲君之位的相王也是欣慰多於失落。畢竟,廬陵王當皇帝,他能安享王權富貴,要是讓武家人當皇帝……那他還是準備自盡吧。
但有人歡喜有人愁,李家一片歡欣鼓舞時,武家卻氣氛低迷。魏王鑽營十年,最後卻落得一場空,怎麼受得了這種落差?
立太子的消息傳出來後,魏王就稱病謝客,閉門不出。大家都知道魏王心情不好,沒人敢觸他的霉頭,這段時間眾人都小心翼翼地繞過魏王府,盡量別刺激到魏王。
而沉寂多年的鎮國公府卻振奮起來,女皇要立廬陵王為太子了,明家重回朝堂還遠嗎?
明老夫人盼了多年,夢想一朝成真,高興的連胃口都變好了。喜事成雙,早上,眾人正在給明老夫人請安,忽然門房跑進來,喜氣洋洋道:“老夫人,國公爺回來了。”
鎮國公在外地剿匪,連年都沒回,今日終於回來了。明老夫人驚喜道:“國公怎麼今日就回來了?比信中早了兩日。還愣著幹什麼,快去請國公進來!”
鎮國公大步流星走入延壽堂,他人還沒出現,洪鍾一樣的聲音就已經傳了進來:“二郎和裳裳呢?”
明華裳聽到鎮國公回來了,她還沒做好準備,霎間有些無措。
她還記得夢中鎮國公冷酷著臉,說她不是明家人,讓人將她拉回蘇家去,一字一句都堅硬如鐵。明華裳從沒想象過父親竟然會對她做出如此表情,夢中她是懵的,直到醒來後,她依然不知該如何面對。
難道父親對她的寵愛,隻建立在她是他的血脈上,和她這個人毫無關系?還是說無論明家千金是誰,鎮國公都會對她千嬌百寵,反之就如秋風掃落葉,一眼都不想多看,甚至恨不得殺了她這個汙點?
那這些年鎮國公給她的關愛,每年無論多忙一定不會落下的生辰禮物,又算什麼呢?
明華裳想不懂,正好鎮國公不在府中,明華裳便自欺欺人地縮在殼裡,不願意面對。今日鎮國公突然回來,明華裳內心正在掙扎,卻聽到鎮國公還沒進來,便先問他們兄妹。
明華裳心裡突然釋然了。是啊,生活不是公堂,很多事情沒必要問個明白。人愛自己血脈的延續是天性,如果沒有自己的血,那性格再好也隻是別人家的孩子,哪能和親生的比呢?
鎮國公知道自己孩子被換了後失望、遷怒都是人性,不願意再養她這個外來之鳩也是人性,無可厚非。鎮國公前十六年真心把她當女兒,她同樣以事父之禮回饋,就夠了。後半輩子無論鎮國公還需不需要她的孝順,她心裡都會記得鎮國公對她的好。
明華裳想通之後,不再糾結於夢。她要防範夢中的危機,但也不能因為一個夢,無度猜忌身邊的人,將自己的生活搞砸。她不相信一個記得女兒喜好和生辰的人,能做出殺女之舉。如果她猜錯了,那她也認了。
鎮國公哗啦一聲撩開簾子,大步邁進來。他一進門,就看到明華章和明華裳站在屏風前,少年清冷勝雪,少女嬌豔如花,兩人站在一處,當真是珠聯璧合,滿堂生輝。
少年少女一前一後行禮,他們開口時還差兩個字,最後,尾音竟然落到了一塊:“給父親請安,父親萬福安康。”
鎮國公看著這一幕,這一路風餐露宿、冒雪奔襲的心才終於落回肚子裡:“你們沒事就好。我聽說太平公主宴會上出事了,你們沒去吧?”
按計劃,鎮國公理當兩日後回神都,但他路上聽說太平公主的宴會上死了人,許多貴族郎君小姐都被困在山上。他嚇了一跳,忙快馬加鞭趕回京城,生怕自己的兒女也在其中。
明華裳心想不巧,她懶了十六年,隻積極了一次,偏偏趕上這種倒霉事了。她笑了笑,故意一臉輕松說:“阿父是說飛紅宴嗎?太平公主給鎮國公府下了帖子,我和二兄一起去了。其實沒什麼事,都是外人誇大、訛傳。”
在明華裳和明華章回來第二天,明老夫人就問過這件事。這不隻是鬧鬼,背後更是牽扯著武家、李家的鬥爭,明華裳就輕描淡寫大事化小,隻說是山上風大,有人因此編排出鬼故事,其實都是捉風捕影。
明老夫人信了,沒有再問。今日明華裳用同樣的話應付鎮國公,但鎮國公並不松懈,依然細細詢問山上發生了什麼、邙山為什麼會雪崩、他們在山上的起居等等。
謊話越說漏洞就越大,明華裳編不動了,求助地看向明華章。
明華裳本意是想讓明華章幫她圓場,沒料到,明華章卻肅容,十分鄭重地朝鎮國公行禮,說:“是我不好,讓二娘落入險境,請父親責罰。”
明華裳嚇了一跳,意外地看向明華章。這人是太傻還是太有責任心,這事怎麼能怪他呢?
明華裳忙攬住明華章的胳膊,以撒嬌的架勢強行拉他起來:“二兄,你又不能未卜先知,這和你有什麼關系?在山莊上全靠你護著我,要是你還受罰,那我也不得挨罰?”
明華章身量比明華裳高許多,他半躬身,手臂正好和明華裳胸口齊平。明華裳像樹懶一樣掛在他身上,明華章尷尬,當著眾人的面又不能把她推開,漆黑冰清的眼睛用力看了她一眼,壓低聲音道:“二娘,別鬧。”
明華裳這人沒有特長,唯有臉皮特厚,她不管不顧抱著明華章,耍賴般看向鎮國公:“我不管,反正阿父你不許罰二兄。”
鎮國公也愣了愣,他還什麼都沒說呢,他們這是來哪一出?
不過,裳裳和華章不是一向生疏嗎,他們兩人何時這般親密了?
被忽視已久的明老夫人不悅地咳嗽了一聲,鎮國公這才如夢初醒,趕緊去給母親請安:“兒子給母親請安。兒子不孝,過年未能侍奉在母親身邊,兒子有罪。”
鎮國公剛跪下,就有伶俐的丫鬟扶他起來,明老夫人道:“你正當盛年,自當報效朝廷,要是天天守在我身邊,那才叫沒出息呢。行了,好容易一家人聚齊了,別站著了,都坐吧。”
鎮國公落座,明華章、明華裳兄妹坐在鎮國公下手,二房、三房也都坐在一起。明老夫人蜻蜓點水問了些剿匪的事,就很快步入正題:“國公,你剛回京,太子的事,你可聽說了?”
這麼大的事,鎮國公當然聽說了。他遲疑片刻,說:“血濃於水,陛下終於想通了,這是好事。”
這對明家來說,當然是好事。明老夫人嘆道:“多謝佛祖保佑,這麼多年了,我日日盼夜夜盼,終於等到這一天了。隻望冊封典禮不要出什麼岔子,趕快回到正軌上吧。”
鎮國公其實沒有明老夫人那麼樂觀,立太子和登基到底是兩碼事,不到最後一刻,並不能確定這天下姓李還是姓武。
但對著家裡人,他還是盡力寬慰:“太子有狄公護持,太平公主、相王也和太子站在一邊,我們隻需寬心就好。”
既然太子立了廬陵王,那未來局勢就要回到李家這邊了,明老夫人打起精神,暗含期待問:“接下來京中要有大變局,我們家也該準備起來了。國公,你曾在章懷太子麾下效命,也算是李家的舊臣,要不找找故人,去給太子、相王請個安?”
明老夫人和鎮國公說話,其他人隻有喘氣的份。明華裳小心翼翼看向鎮國公,卻見鎮國公停頓了瞬息,他似乎動搖了,但旋即顧忌到什麼,還是保守道:“現在局勢未明朗,不急著請安。”
熱門推薦

竹馬逼我嫁老頭,說老頭死後救我,我:新皇要繼承後妃
"我跟他青梅竹馬。 結果他逼我和親。 隻因他心疼妹妹,不想她嫁給老頭子。 “朝真公主風華絕代,遠勝永安公主,為和親最佳人選。” 一句話,我嫁給了老頭子。 老頭子駕崩,依舊例妃嫔殉葬。 他急了,說著要帶我回家。 可他不知道,我改名換姓。 成了新皇唯一的皇後。"

雕骨生香
荀容是陳國最好的雕骨師。她眉眼淡淡,一雙巧手輕輕撫過 那些或光滑,或細長,品貌不一的骨頭,精心雕琢下,就能 將它們變成僱主所需要的各種物件。

白龍傳說
中原有個傳說,天山以南有片叫龍堆的 沙漠。掘地幾尺,能挖出龍肉。龍肉食 之,可使人起死回生。每次我和爺爺

萬物沉溺
我穿成了惡毒女配的小胖妹跟班。男主 的好友正在和我告白。「說吧,同不同 意?」

歲年年
和死對頭季臨淵成親多年,我倆點著過 房子、打翻過院牆。皇帝趁他北徵,一 杯毒酒要了我的性命。皇帝以為沒了

此去嘉年
"追梁嘉年的時候,我給他的女神剝芒果。 我芒果過敏,他說不剝就滾出去。 追梁霆的時候,在昏暗的臥室,他握著我的手喊其他女人的名字。 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傷害到我。 我從沒在乎過。 一切都是為了潛伏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