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書名:郎悔 字數:4588 更新時間:2024-11-05 14:01:32

第1章


清早帶露時分,晨曦還透著淺金色。


靠近湖的地方,水汽尤其重。林嘉一路踩過草地,繡鞋的邊沿處隱隱有湿意。


湖上煙氣渺渺,連對岸的水榭都時隱時現,仙境似的。


凌家這園子造得舉世聞名,傳了許多代,據說還曾有皇帝巡幸時便下榻於此處,還留過御筆的。


不愧是金陵望族,書香世家,底蘊就在這裡。


一抬眼,斜斜的小徑上,走來了六房的粗使丫鬟喜鵲兒,一路打著哈欠。


林嘉墊上兩步,笑盈盈先打招呼:“鵲兒姐姐早!”


她肌膚白玉似的,眉眼殷殷帶笑。喜鵲兒拍著嘴應道:“小林啊,早啊,啊~~~”打了個長長的哈欠。


她們兩個,一個挎著籃子裝著剪刀,一個懷裡抱著瓷瓶小心翼翼。一個是負責給六夫人剪花插瓶,一個是殷勤給三夫人採露水烹茶。


兩人時常在這個時間這個地點碰面,倒熟得很。加之喜鵲兒隻是個三等丫頭,沒什麼架子,不像一等二等的姐姐們那麼難親近,是林嘉很喜歡的熟人。


“怎麼眼下都黑了?”林嘉瞧著喜鵲兒眼底發青,精神萎靡,關切地問了一句。


“嗐,別提了。”喜鵲兒打開話匣子,“昨個夜裡,九公子的東西運回來了,昨天搬了一晚上。”


林嘉訝然。


九公子是凌家四房的獨子,他的父親凌家四爺這兩年身體一直不太好,最近剛剛過身了。這位九公子聽說從京城趕回金陵奔父喪了。


“不是早就回來了嗎?”她忍不住問。這些天府裡很忙,前面在辦白事。她聽下人們議論了幾耳朵,道是凌家九郎回來了。

Advertisement


“先趕回來的隻有人。”喜鵲兒抱怨說,“大件的箱籠昨個天黑才下船,一件件往裡搬。又怕驚擾了老太太,又怕驚擾了四夫人,就從我們院子這邊繞。四房的人都忙著,我們夫人譴了我們去幫忙。真是,九公子多金貴的人,他的東西怎會讓我們碰。那邊隻許我們幫著搬些粗笨物件,可累得我腰酸,一晚上沒睡好。”


“喏!”她隨手一指對岸水榭,“就是那裡,以後你不要隨便過去,九公子以後要常在家了。”


林嘉以前也聽說過,對面水榭是四房九公子的書房,當年老太爺親自給的。後來九公子去遊學,又高中了探花,沒再回來,那水榭空著也不給別人用。


四房的九公子,凌家九郎,是金陵凌家這一代最耀眼的存在。


十六歲中探花,入翰林,年紀輕輕便御前伴駕,備咨詢,參機要。


皎皎如明月一般,這樣的兒郎,誰家長輩能不愛。


喜鵲兒好心提醒她,林嘉十分地知趣:“姐姐放心,我素來不亂跑的。”


六夫人屋裡喜歡鮮花插瓶。喜鵲兒隔個兩三日就要趁著清晨來剪花。不敢多闲聊,怕耽誤了時間,六夫人前面忙完了回來看不見新鮮的插花,屋裡的姐姐們怪罪下來,她可要吃排頭了。


喜鵲兒點下頭,匆匆過去了。


林嘉跟她交錯而過。她們兩個要去的地方是不一樣的,林嘉是要去湖邊梅林。


三夫人雅好茗茶,林嘉得她庇護生活在凌府,好的茶葉肯定是供不起,那就另闢蹊徑——供水。她常常早起,夏日裡採葉上露水,冬日裡集枝頭花雪。


梅乃四君子之首,這梅上無根水烹茶,是極有品格的,供給三夫人,能討她的歡心。


林嘉就依靠三夫人這點庇護過日子呢。


葉上露珠一顆一顆的,收集起來最是需要時間和耐心。


好在這種雅事,求一個精致,並不求量。林嘉在梅林中忙碌了一個早晨,額頭微汗,掂量著瓷瓶也差不多滿了,塞上了塞子。


抬眼看了眼水對岸,煙氣散了很多,沒有先前那麼濃了,精巧的水榭仿佛從天上回到了人間,隱隱有忙忙碌碌的身影穿梭。


不關她的事。


林嘉隻瞧了一眼,便小心捧著瓷瓶往三房去了。


三夫人是孀居婦人,平日裡不怎麼出門的。但如今四爺新喪,不同於往日府裡紅事她要回避,現在前面在辦白事,她反而可以露一露面幫幫忙的。


三夫人果然不在,接她這一瓶露水的是三夫人的貼身媽媽。


這媽媽點評了一句:“有孝心。”便打發她回去。


林嘉剛才進門時聽看門婆子說了一嘴,因為四爺的喪事,三房的十二郎也從書院回來了。她知道三房的忌諱,便道:“這幾日府裡忙,我就先不過來給夫人添亂了。待事情都辦完了,我再去給夫人多採點。”


媽媽這才正眼看了她一眼,目露嘉許,點頭:“去吧,告訴杜姨娘,這幾天不用過來請安。”


林嘉應了,又問候了三夫人康健,奉承了媽媽兩句,便匆忙離開。


便是這樣有心回避著,半路上還是遇到了凌家三房的十二郎。


三房隻有兩個女兒,並沒有兒子。


這十二郎是在凌三爺身故後,由凌老爺做主從族中過繼過來給凌三爺續香火的嗣子。他隻比林嘉大兩歲,如今才十六。


正是知慕少艾的年紀。


林嘉本來是跟著杜姨娘住在三房的跨院裡的,直到十二郎開始頻繁“偶遇”她。三夫人知道了之後,就讓她從三房搬出去了。


聽到少年郎一聲帶著歡喜的“林家妹妹”,林嘉睫毛顫了顫,然而回自己的住處就是這個方向,躲也無處躲,隻能硬著頭皮行禮,喚了聲:“十二公子。”


十二郎身邊隻帶著一個小書童,那喜悅是能從眼睛和笑容裡透出來的,上前一步:“叫我十二郎就行。妹妹怎麼在此?”


這條路就是她如今的住處通往三房的必經之路,凌十二郎怎麼會不知道。她日常時不時要採集露水孝敬三夫人,凌十二郎怎麼會不知道。


不過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罷了。


這,又是一次“偶遇”。


“我去給三夫人送露水。”林嘉屈膝行個禮,不給凌十二再說多餘話的機會,以攻為守,“倒是十二公子怎麼會在這裡?前面為四爺辦事,大家都在忙呢。三夫人也去了。”


十二郎頓時語塞。


他會在這裡,自然就是為了“偶遇”林嘉。他和府裡的兄弟們一樣在族學裡讀書,日常住在那邊,旬日才能回府。平時在家管得也嚴,難得趁這幾天忙亂,三夫人一時顧不上他,當然趁機想見一見林嘉。


他支吾道:“前面人多,我抽空回來歇一歇。”


林嘉正色道:“十二公子還是速速回去吧。這辦事的是你親四叔,叫人知道你中間溜出來,著實有違孝道,不是為人子侄的道理。”


十二郎本是凌家遠支血脈,跟凌府這一支已經出了五服了,過繼過來的時候也懂事了,跟凌府諸人並沒有太深的親情。凌四爺病逝,他的親侄子侄女或許會傷心難過一下,十二郎跟他不熟也不親,要說難過就有點勉強了。


但林嘉說的是正理,既然已經過繼,禮法上凌四爺就是他的親叔父了,十二郎被說得啞口無言,隻能說:“你說的是,這就回。”


嘴上說著回,腳底下還跟扎根似的,隻盯著林嘉,想多看她兩眼。


這會兒日頭稍高了些,日光也明亮了些。


林嘉一張精致面孔,皮膚被照得淨透,不施脂粉也眉目如畫,好看得叫人移不開眼。


十二郎平時住在族學裡,難得見她,哪舍得就回去呢。


這麼盯著一個姑娘家看,已經算是輕薄了。林嘉心中又羞又惱。袖子裡掐了掐自己的手指,抬起眼輕聲道:“我聽說四房的九公子也回來了?”


十二郎巴不得跟她多說幾句話,忙道:“正是,九兄回來奔父喪。一路快船快馬換著來,才這麼快就趕回來的。”


那你還敢溜出來。


林嘉深覺得這位十二公子有些不著調。下人們也有些闲言碎語,說三夫人也後悔過繼他,該過繼另一個孩子的。以前林嘉隻是聽聽,不往耳朵裡去,如今她是覺得或許三夫人是真的後悔了。


因有了話頭能跟林嘉多說兩句,不必立刻就離開,十二郎十分高興,正要多說兩句,不意林嘉道:“我聽說四房的九公子很了不起,是少年探花。咦,他中探花的時候,好像就是十二公子你這年紀?十二公子今年是不是還要下場?四爺的事不影響十二公子參加院試吧?”


猶如一盆冷水撲面,頓時把十二郎的遐思全澆滅了。


這個府裡的人,不說人人都是才子,但大部分人讀書都在水準之上。


偏十二郎,本來嗣子的身份就比旁的人差上一層,雖也姓個“凌”,也有凌氏祖先的血脈,可讀書上天賦著實有限。


當時凌老爺是想讓三夫人從自己的親孫子裡挑一個。三夫人卻怕過繼來的孩子跟妯娌們親過跟她,堅持要從族人中挑一個。


族人聞聽消息,好幾家日子過得清貧兒子又多的人家都巴巴地把孩子送過來給挑選。凌老爺看中了一個資質還不錯的。偏十二郎眉眼生得有幾分肖似凌三爺,被三夫人一眼看中,非要取他。


孀婦以後要依靠嗣子,找個自己看上的終究比個強扭的好。凌老爺便順了她。


三夫人過繼了他之後發現他讀書不太行,的確後悔了。但族譜都上了,又不能退回去,隻能嚴厲鞭策著他用功。


讀書這種事,九分汗水比不上一分天賦,他天賦就是普通的水平,雖也算用功但到現在還沒拿下秀才功名,還在考童試。


他這個年紀考童試,在尋常人家自然正常,但三夫人盼子成龍。不是親生的就盼得更厲害,總是拿他和別的房優秀的子弟比較……便被比得有些平庸了。


林嘉上來就用凌家這一代最出色的金鱗兒凌九郎來跟他比,可不就是一潑冷水,澆得人心都涼了。


被戳了痛處,十二郎頓感意興闌珊。這是他一點都不想聊甚至想回避的話題,與旁人都是如此,何況面對林嘉。他勉強敷衍了兩句,匆匆折回前面去了。


林嘉松了口氣。


她當然知道這麼說話會讓十二郎不高興。但得罪凌十二總比得罪三夫人強。


她受凌府庇護,仰仗的是三夫人,不是十二郎。


三夫人不樂意她多跟自己的嗣子接觸,她便盡量避開,很識時務。


但凡一個女孩子,從小就寄人籬下,身如飄萍,都會這樣有眼色又識時務。


外院一片悽冷白色,下人們有條不紊地穿梭,靈堂裡許多人按著身份年紀站列。十二郎悄悄溜出去,又悄悄溜回來。


時辰雖然還早,卻已經來了很多吊唁的賓客。凌家四爺雖然數年前就辭官賦闲在家,但凌家是金陵世家,凌四爺自己也是兩榜進士出身,更有一個兒子金殿之上點了探花,少年成名,前程可期。幾十年後,凌家怕是又要出一位閣老。


賓客端的是絡繹不絕,哀戚中又透著一種車水馬龍的鼎盛。


十二郎溜回來,原覺得賓客繁多,自己又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不會被人注意到。不想才站回到自己的位置,便感受到一道凌厲的目光。


抬眼,正和那人對上視線。他打個寒噤,忙垂下頭去。


他禮法上的九兄,這場喪禮的喪主——方才林嘉口中少年成名的探花郎凌昭,淡淡地收回視線,抬手躬身向吊唁的賓客回禮。


禮儀上一絲不苟,舉手投足間無可挑剔。


原色的麻衣披在身上,風度刻在了骨子裡。


第 2 章(窺視)


第2章


時人講究厚葬,凌四爺一場白事也辦得輝輝煌煌。及至下葬,入土為安了,才算終於結束了。


賓客散盡,親朋歸家。凌家在金陵的府邸終於回歸了寧靜。凌昭也才終於睡了個踏實的覺。


這一覺睡得沉沉,可他已經在京城為官七載,常要伴駕,養成的作息已經改不了,第二天依然是天未亮人便已經醒了。


睜著眼盯了帳頂片刻,他起了身。


母親也勞累了多日,昨日裡看起來十分虛弱,想來今日必要晚起。凌昭洗漱完畢,便去了書房。


身邊的書童喚作南燭,挑燈為他研墨。這僮兒年紀不大,手卻很穩,研出來的墨汁濃淡正合凌昭心意。


舔飽墨汁,凌昭不需沉思便落下筆鋒。奔父喪,自然要上表丁憂。


這是公文,於他來說直如吃飯喝水一樣,筆走遊龍,片刻間便書就一份申報丁憂的文書。


他十六歲就進士及第,點為探花,出了名的文採風流。偏這一份文書樸實到堪稱制式公文,既無哀婉悽慘,也無華麗辭藻。


至哀之處,哪有那許多賣弄。


丁憂的表文寫完,接下來是給在京城的大伯父的信。


必得要給大伯父匯報一下家裡的情況,且在京城得到消息走的時候太匆忙,為父守制要二十五個月,還有許多未盡之事要交待、商量。


想起臨行前大伯父反復叮嚀,祖父、祖母年事已高,白發人送黑發人。尤其祖母,老人家第二次喪子,務必要小心安撫勸慰。也要給大伯父交待一下祖父、祖母如今身體、精神的情況。


公事、家事都細細寫完,窗外已經大亮了。南燭吹熄了蠟燭。


凌昭將幾封書信文書都封好交給了他。看著南燭揣著書信離開,他肩膀才放松下來。


這些天的累,從身體到心裡。接下來,要面對長達二十五個月的丁憂。


凌昭揉揉肩膀,起身走到到窗邊。


推開嵌著明瓦的雕花木格窗,便是開闊的湖景。六月的晨光灑下來,湖面上的煙氣淡了卻還沒散盡,有些縹緲之意。


水的對岸,是一片梅林。


凌昭多年未回金陵了。


他自幼有神童之名,早早取得功名,從秀才到舉人到進士及第,比旁人更早入仕,久居京城。

熱門推薦

一把剪刀

一把剪刀

"當紅女星為了展示自己的個性。 一把剪短了禮服。 而我作為她的服裝造型師。 因為無法將禮服完好歸,被高定品牌永久拉黑。 我失業回家。 卻發現她成了我弟新談的女朋友。 見面時,她身上還穿著媽媽留下來的裙子。"

少年不負

少年不負

"女兒高考零分,被爆上熱搜,成了全國的笑話。 而我領養的孩子,卻超常發揮考上了清華。"

逆命

逆命

我曾救過流落民間的太子,後入太子府做了良娣。 可世人不知良娣陳玉娘。 隻知太子與太子妃舉案齊眉。 我被太子妃刁難責罰,秦疏冷眼旁觀。 夜裡卻心疼地為我上藥。 「玉娘,你與鯉兒是孤的軟肋,孤越護你,越保不住你。」 我拂開他的手,不再言語。 眼前飄過一條條彈幕。 【天哪,太心疼男主了,為了女主一直隱忍。】 【女主懂點事吧,男主才是真的不容易。】

滴滴斷情

滴滴斷情

"我開車幫朋友去接滴滴,卻接到了老公和他的小情人。 兩人在車的後門口忘情地吻。"

日落墜入烏託邦

日落墜入烏託邦

" 孟璃在26歲那年將青春期所積攢的叛逆全釋放出來了。 裸辭,花光積蓄去洛杉磯,與一面之緣的男人叛道離經。 那天是黃昏,在洛杉磯的某個海灘。"

銀河有星星

銀河有星星

京圈太子爺傅亦銘有個嬌寵養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總愛哭鼻子,玩失蹤。 為了她,傅亦銘缺席了我們的婚禮,也缺席了我們女兒的誕生。 後來,我帶著女兒,和他的小姑娘同時出國。 相反的航向,他選擇去找回鬧別扭的小姑娘。 兩個月後,才想起給我打電話。 「出國旅遊這麼久,該回來了吧?」 結果被女兒糯聲糯氣地警告了。 「我已經物色好了新爸爸,你別來搞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