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書名:我當太後這些年 字數:4435 更新時間:2024-11-07 18:05:16

馮憑略微梳妝,挽了發髻,換了出門的衣服。楊信給她系上了一件銀紅色夾層的錦緞披風,頭上戴了帷帽,薄紗擋著臉,免得被人認出。楊信也換上便服,又帶了兩個同樣便服,身強力壯的親信,便扶著馮憑出宮上了馬車。


馬車不走前宮門,走後宮門,走的是宮中運煤炭的那條道,一路出去倒是暢通無阻。兩個隨從一個趕車,一個坐在外面,楊信在車裏面陪同。車輪轱轆著向前,一路上,兩人都沒說話。


墳茔隻是個小土丘,上立了座矮矮的石碑,刻了個名字。土是新土,想是幾個月前剛壘的,凍了一冬了,直到開春,上面才長出了不少嫩嫩的野草。野牽牛的藤蔓蔓生過來,看起來十分荒涼蕭條。寒風之中,草木十分稀疏,一個人影也無。


楊信看她一路平靜,以為她是已經放下了,直到看到那墳茔,還有墓碑上的名字。


李益之墓。


無比熟悉親切的名字,此時此刻卻刻在墓碑上了。聞之則喜,見之則歡的那個人,卻已經埋入了泥土中。再不見他的音容與笑貌。


她走到墳前,神色已經變了,臉色悽愴,兩眼含淚。她曲膝跪坐下,手撫了撫墳前新栽種不久的那一株翠柏。小小的樹苗,像三尺幼童那麽高,瑟瑟地立在寒風中。她手顫顫的,又抓起一把墳上的泥土,冰冷而潮濕的觸感,一下子涼到了心裏去。四野蒿草微苦的氣息進入鼻端。


她將那把泥土放回墳頭,手撫著那微隆的小土丘,臉貼上去,驟然間淚流滿面,失聲痛哭。


我要給他報仇!


她心想:我要給他報仇!


誰殺了他,誰傷了他害了他,要他們全部償還。該償人的償人,該償命的償命。既然已經開了頭,誰也別想就此罷休。


我不會就這樣認的了……冤冤相報何時了,可是不報,這口氣,她咽不下去。


她的心上人啊。她愛慕,牽掛,渴盼的男人。她竭力想保護的人,寧願自己忍著痛,也不想他受傷害。


她的愛人。


世間僅此這一個的愛人,他們真心相愛,卻無法相守,最終隻落得這樣的結局。


楊信看她哭的太傷心,那地上實在太冷了,怕她受了涼,又傷了身體,上前去扶抱她。她撲在那濕潤墳土上,衣上、手上和臉上,粘的全是土塊。她身體軟的像沒了骨頭,虛弱地搭在他手臂上,淚水打濕了泥土,蹭了一身。楊信勸道:“娘娘,已經過去這麽久了,別傷心了。”

Advertisement


“時候不早了,還是早些回去。”楊信扶起她:“娘娘上車吧。”


馮憑仰在他臂上,淚眼朦朧,對著灰蒙蒙的天空說道:“等來日,我給你換一塊好地兒,這裏太荒涼了。”


一群黑色的大雁自南方飛來,尖唳著穿過寂靜的長空。萬裏的長空,萬裏的灰色,她心想:大雁去了又回,人為什麽不能去了又回呢?他死了,再也沒有了。


她的孩子沒有了……李益也沒有了,什麽都沒有了……


拓拔泓……


拓拔泓……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第102章 朝事


拓拔泓不在了。


到得早朝, 拓拔宏便被幾個侍臣伺候著, 穿上朝服, 戴上頭冠,抱到永安殿去。龍椅的位置空著,高盛等人為他在大殿正前方擺了一幅桌案, 桌案上鋪著大紅錦色的臺布,搬來一張紅色的大椅, 專為太子之位。拓拔泓出徵這段期間, 朝會便如此開展, 衆臣圍繞著此位議事。一名高大的侍從抱著拓拔宏,放到太子位上。他人太小了, 還不及那大椅子的扶手高,一放進去,隻看得到個頭頂。


為了不被椅背擋住,他隻好聽從內侍的建議, 站在椅子上聽朝。


大臣們說的什麽, 他全聽不懂。睜著一雙懵懵懂懂的眼睛, 他如臨大敵地看著眼前一張張半熟悉半陌生的臉, 看他們嘴巴動個不停,一串一串的話往外蹦, 他聽著, 全像和尚念經。這些人經常爭執,有時候在朝堂上,為一件事爭的赤急白臉的, 拓拔泓不在,大家也很自由自在,一言不和便互懟起來,拓拔宏也不懂他們在吵什麽。但不管怎麽爭吵,最後必定會商量一致,最後拿出一個所有人都接受的方案來,由京兆王上前來,告訴拓拔宏:“請皇上定奪。”


拓拔宏一句也不懂,隻需點頭:“依諸位愛卿所言。”


晚上回到永壽宮,拓拔宏便跟馮憑訴委屈,說:“我腿好疼啊。”


馮憑知道他每日都站在椅子上上朝。朝會時間那麽長,他一直站,怎麽受得了。


馮憑說他:“你不想站就不站,坐著就行了,矮一點就矮一點,又沒人敢小瞧你。”


宏兒說:“可是我看不到他們,我害怕。”


馮憑說:“你喊左右,讓他把椅子墊高一點。”


馮憑用緞子給他做了個厚厚的椅墊,讓他上朝的時候帶著。拓拔宏總算不喊腿疼了,但很快新問題又來了。


拓拔泓一走,這幾位協助太子監國的大臣,很快鬧起了不和。表面上是為了政見,實際還是爭權奪利。開始隻是私底下互嗆,漸漸鬧到明面上來,在朝堂上公然地叫陣。拓拔泓在上方,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見他們幾位個個都是怒發沖冠,氣勢洶洶的,嚇的人都呆了,話也不敢說。元子推和獨孤未是誰也不服誰,其他大臣也不勸和,反而各自站隊,加入進來你一言我一語,煽風點火的,把朝堂搞的烏煙瘴氣。


獨孤未和高盛一起到永壽宮來,向太後抱怨:“皇上命我們三人協助太子監國,朝中的事情,互相商量著來,可他倒好,凡事一個人說了算,什麽都要依他的,根本不聽旁人的意見。這怎麽可以呢?他這分明有擅權自專之嫌。”


馮憑雖厭惡京兆王,但也沒興趣給人當刀子使。這幫子人狗咬狗,跟她沒關系。她坐在榻上,皺眉飲著苦澀的藥汁,道:“京兆王年紀大些,資歷老,你們讓著點就是了,這點子事,用得著特意來報告嗎?我現在已經罷了令,朝中的事,不好再多關心了。”


她擡頭,看了一眼獨孤未,道:“你要實在不服氣,寫折子給皇上,你參他啊。參他一本,讓皇上去罵他,你能做什麽。”


她那一臉氣定神閑,事不幹己的態度,獨孤未知道她隻是表面裝的,仍不放棄,道:“皇上出徵在外,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來呢,太子年紀又小,是非尚不能分辨。而今朝中的事,還是離不了太後,臣等想著,皇上不在這段日子裏,請太後到朝,協助太子,協同衆臣共商國是。”


馮憑拒絕道:“我已經罷令多時,這些事情皇上說了你們決斷,你們便自己決斷就好,不必說與我知道。我可不想背地裏遭人口舌。”


獨孤未忙道:“不,皇上出徵前,曾召集臣等,有口諭,朝廷之事,由臣等商量決策。倘有拿不定主意的,可請教太後。”


馮憑聞言,有些訝異了。


半晌,她問道:“皇上當真如此說過?”


獨孤未說:“確是皇上口諭。”


馮憑心說:真是他口諭,他目的也是為了防止這些大臣結黨營私,而不是真相信她。果然是君王處處不忘的制衡之術。


高盛說:“皇上出徵在外,朝堂上無一個能夠服衆,兼主持大局的,臣等懇請娘娘能夠出面。”


馮憑既明白此意,便推脫說:“本宮最近身子不大好,朝中的事你們商量拿定就好,其他的,過陣子再說吧。”


還是打定主意不參與。


不過朝廷最近出的這些個事,確實也有些煩人。


晚上,馮憑同楊信談起:“柔然這些年都沒動靜,怎麽突然襲擊了?”


楊信說:“還不是前陣子,河西沃野一帶下了場大冰雹,咱們牧場都死了不少牛羊,損失不小。柔然人的牛羊死的怕是更多,那些牧民活不下去,自然就來劫掠了。”


結果闖入魏境,搶了一個鎮子幾十戶人家,搶走幾百隻牛羊,還殺了一百多人。這是自先帝親徵柔然以來,北邊發生的最慘烈的一次殺戮了,死的都是無辜的百姓。朝野間輿論聲很大。


楊信頗為好事說:“百姓們坊間都在聚集議論,說柔然尚未平定,皇上卻將兵力集中去攻打南宋,此乃軍事上昏聩,咱們根本不該率兵南進。柔然人就是趁著咱們的軍隊南徵,才在北邊劫掠的。”


馮憑靠在榻上,大夏天,身上穿的頗嚴實,懷裏抱著水暖的小銅爐子。最近月事,身上難受的厲害,她聽楊信此言,微微一哂:“既然是餓的要死了,就算皇上不南徵,他們還是會來搶,跟這有什麽關系。天災避免不了,這種小規模的突襲又防不勝防。”


楊信說:“無知百姓之言,目光短淺。”


他轉看她臉,道:“不過我瞧著不止坊間,朝中不少大臣們也是這樣認為的。”


馮憑道:“他們怎麽說?”


楊信跪在身後,一邊給她捏著肩膀一邊說:“他們意思,淮河以南那幾個州郡,南朝統治已久。這幾個郡,當年太武皇帝南徵時才劃入魏土,然而距離太遠了,這些年每當朝廷有動蕩,南朝便要趁勢搶奪,就沒安生過。那邊離建康太近,平城遠在千裏,統治力量遠不能夠及,就算一時強兵奪過來,南朝動輒滋擾,要長久安定也非易事。再者中原本就是漢人的地方,朝廷費那麽大的勁奪過來,又有多大意思。他們認為朝廷應該集中精力在洛陽以北的地方,這才是朝廷統治的重心。”


她淡淡道:“誰都知道江淮富庶,洛陽以南,地沃膏肥。咱們不去搶奪,別人就要搶奪。柔然,說白了不過就是一群養馬放牧的,死活不肯安土定居,歸附中原,能成多大氣候。就像漢朝時的匈奴,漢朝跟他們打仗費時費力,又沒好處。衛青霍去病打勝了又如何,打跑了他們又得再來,最後不還是得靠和親嗎?”


她聲音有些不易察覺的冷嘲:“咱們皇上是有大抱負的,北邊一兩個強盜土匪不算什麽,鮮卑人想要在北方穩固立足,需得經營中原。還是得把眼睛往南邊看,和漢人聯合。洛陽是中原的重心,皇上有朝一日想移都洛陽,必得平定江淮。”


楊信第一次聽這話,詫異道:“皇上想移都洛陽?”


馮憑道:“這有什麽奇怪的,當年太武皇帝不就說了嗎?洛陽名都,帝王之宅,先帝不也心心念念移都洛陽。平城地處太偏北,終不是久居之地。”


楊信經她一提醒,仿佛能察覺到這位帝王的野心了。


楊信道:“高曜這件事,娘娘怎麽看呢?朝廷現在意見不一,爭執得也很厲害。”


時任雍州都督的賀木真,同涼州刺史劉威勾結叛亂,竟然帶著手下一幫部民跑了。跑哪去了?跑草原那頭,投奔柔然去了!


賀木真、劉威都本是匈奴人,本是各自部落酋長,手下有兵,被魏朝許了優厚條件,招引來當雍涼刺史都督。哪知道來了之後就不快樂了,魏朝除了封給他們州郡和官職,什麽實際的好處都沒有。那雍涼又是寒苦之地,刮地皮也刮不出二兩油來,朝廷每年的撥款,也不夠他們揮霍。這也就算了,近年來朝廷還有意在雍涼二州實行離散部落,改甲歸土,落實戶籍。那賀木真、劉威擔心部落被離散,本屬於他們的部民,變成魏治下的在籍百姓,會喪失實權,心裏不樂意,於是趁著拓拔泓南徵,就暗地裏勾搭好一塊跑了。手下部民們,也是習慣了馬背上的日子,聽說要被安頓下來種地,當牛做馬,給朝廷納稅,也不樂意,也就跟著一塊跑了。


朝廷就震驚了!


這是反叛啊!


不處置了他們,朝廷豈不是顏面全無了。


立刻調人去打。


平城這麽老遠,自然不能從朝廷派兵去,朝廷下令駐守在長安鎮守使的高曜去打,把這兩個叛賊抓回來。結果這個高曜,說人跑了,他抓不回來。


大家都知道,那賀木真,實際是高曜的妻舅,他哪是抓不到,根本就是縱容。說不定這件事,他早就知道,興許還是同謀。叛賊既跑的沒影,朝廷裏就開始罵高曜了,有人說他和賀木真是同夥,該奏請皇上罷了他的職論罪。又有人出來反對,說高曜擁兵自重,萬一真惹急了,他也反了呢!議論爭執。


馮憑道:“我就說,不是捅馬蜂窩的事,他們也不會來撺我。”


楊信扳著她肩膀,低頭道:“他們請娘娘去主持朝會,娘娘去嗎?”


“我去做什麽?給自己蟄一頭包嗎?”她疲憊合了眼,倦道:“我沒那麽大精神。”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第103章 賤骨頭


楊信繼續給她捏肩, 一行笑, 也沒再說了。過了一會, 藥來了,楊信起身從宮女手中接過藥碗,伺候她喝藥。


她有些困了, 喝完藥,便靠在榻上小憩。


殿外下著大雨, 她閉著眼, 聽了一會雨聲。想睡, 卻睡不著,覺得有些無聊, 又和楊信說話:“太子什麽時候回來?”

熱門推薦

一把剪刀

一把剪刀

"當紅女星為了展示自己的個性。 一把剪短了禮服。 而我作為她的服裝造型師。 因為無法將禮服完好歸,被高定品牌永久拉黑。 我失業回家。 卻發現她成了我弟新談的女朋友。 見面時,她身上還穿著媽媽留下來的裙子。"

少年不負

少年不負

"女兒高考零分,被爆上熱搜,成了全國的笑話。 而我領養的孩子,卻超常發揮考上了清華。"

逆命

逆命

我曾救過流落民間的太子,後入太子府做了良娣。 可世人不知良娣陳玉娘。 隻知太子與太子妃舉案齊眉。 我被太子妃刁難責罰,秦疏冷眼旁觀。 夜裡卻心疼地為我上藥。 「玉娘,你與鯉兒是孤的軟肋,孤越護你,越保不住你。」 我拂開他的手,不再言語。 眼前飄過一條條彈幕。 【天哪,太心疼男主了,為了女主一直隱忍。】 【女主懂點事吧,男主才是真的不容易。】

滴滴斷情

滴滴斷情

"我開車幫朋友去接滴滴,卻接到了老公和他的小情人。 兩人在車的後門口忘情地吻。"

日落墜入烏託邦

日落墜入烏託邦

" 孟璃在26歲那年將青春期所積攢的叛逆全釋放出來了。 裸辭,花光積蓄去洛杉磯,與一面之緣的男人叛道離經。 那天是黃昏,在洛杉磯的某個海灘。"

銀河有星星

銀河有星星

京圈太子爺傅亦銘有個嬌寵養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總愛哭鼻子,玩失蹤。 為了她,傅亦銘缺席了我們的婚禮,也缺席了我們女兒的誕生。 後來,我帶著女兒,和他的小姑娘同時出國。 相反的航向,他選擇去找回鬧別扭的小姑娘。 兩個月後,才想起給我打電話。 「出國旅遊這麼久,該回來了吧?」 結果被女兒糯聲糯氣地警告了。 「我已經物色好了新爸爸,你別來搞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