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書名:我當太後這些年 字數:3226 更新時間:2024-11-07 18:05:16

李益擺擺手:“不,你錯了。”


他道:“太後是不會做這種事的。以我對她的了解,太後為人處世, 剛中帶柔, 看似果斷, 實則小心謹慎。她不會做這種犯衆怒的事。可皇上就說不定了。當今聖上, 野心不小,你該擔心的是他。”


高曜說:“你有什麽想法?”


李益建議說:“真有那時, 為了自保, 唯有棄舊君,立新君。”


高曜說:“哪個新君?”


李益說:“李夫人所出的皇長子,而今在太後身邊。太後為了撫養皇子而罷令, 他肯定會被立為太子的。”


高曜想起聽聞的一些流言蜚語,道:“我倒好奇,李夫人這孩子,真是李夫人生的?我怎麽聽說,這孩子其實是太後所出,隻是放在李氏名分下,太後是為了娩乳才罷的令……。”


李益聽了,很無語的樣子,斜了眼睥睨他:“先帝死了這麽多年了,太後哪去生個兒子,夢裏神交的?”


高曜道:“她跟那位啊,你在京城,天天出入宮,你不知道?”


李益白眼道:“我天天上朝,可沒見她什麽時候大過肚子。”


高曜道:“看來還真是謠傳啊?”


李益道:“謠傳不謠傳我不知道,不過這孩子,千真萬確是李氏所出,千真萬確是將來的太子。我朝的慣例從來,立長不立嫡,更何況,這孩子還是太後親手在撫養。”


高曜說:“你說的有理。”


李益道:“若立新君,新君年紀尚小,不能親政,屆時由太後輔政。太後畢竟穩重老成一些,隻要她主事,不會對你們太刻薄的。”


高曜心中想的是 ,幼兒婦女,畢竟比青壯的男子更好掌控一些,李益這話說得對。


李益在長安呆了約摸一年,高曜和他成了好友。

Advertisement


對於李益和太後的緋聞,高曜是聽過一些的。不過,聽歸聽,高曜始終是不大相信,覺得這隻是傳聞。太後年紀輕,思春是正常的,李益這人相貌長的英俊,那年輕皇太後,天天看著這麽英俊的臣子在面前晃,能沒點紅杏出牆的心思麽?換了他他也出啊。但李益,這麽正經嚴肅的一人,從來不拈花惹草的,跟他夫人一直感情又好。說他跟太後有那啥,高曜打死都不信。就算有,人家肯定也是被逼無奈的。高曜覺得,肯定是皇太後垂涎李大人。


出於對朋友的尊重,他也沒有問起過李益這事,偶爾談話時談起皇上、太後,李益的神情,也沒什麽異常。高曜便心裏認定那些傳言隻是些捕風捉影的緋聞了,畢竟麽,哪個美男子身上沒有幾件緋聞。高曜是真心同李益交好,這人相貌美,性情也好,做事風格跟他也合得來。難得的朋友。


後來李家遭難,他心裏頗惋惜。


拓跋泓要削除宗主兵權,他想起李益的話,隻是皇太後並不肯跟他合作……


時間再往前推兩年。


李益走出宮門。


他心事疲憊已極,人像一片懸掛在樹枝上,搖搖欲墜的枯葉。


眼睛痛,口幹舌燥,雙腿沉沉像被人抱住似的,身體又仿佛在雲中漂浮。


這將是他最後一次踏足這皇宮了。


終於還是到了這個地步。


他想不出什麽,隻是覺得心有點麻木。愛情,愛到最後成了這般難堪的樣子,相對怒目,已經無法收場。


他太累了。


他懷疑自己已經糊塗了,說了什麽糊塗的話,做了糊塗的事。是不是錯了,不該來求她,讓她放過慧嫻?是不是他真的做的過分了?他不願讓她傷心,她不能讓她傷心。她已經傷過一次的心了,他不能做那個第二個往她心上紮刀子的人。


他頭昏腦漲地想:我這究竟是怎麽了……


他想要水,想洗洗臉,他想睡個覺,好好清醒清醒,也許睡一覺起來,他會想到別的辦法,也許醒來,他會知道該怎麽選擇。他騰雲駕霧似地出了宮,騰雲駕霧地上了馬車,騰雲駕霧地回到家中。他聽到家人的哭嚎聲,在堂屋裏,一家上下的人全圍在那哭,屋裏停放著一具屍首,用白布裹著。


他走進人群,揭開那遮布,看到熟悉的臉。


慧嫻。


他心裏還是麻木。


傷心,然而哭不出來,悲痛還是苦澀,都已經耗盡了。


家人哭著說:“是牢裏送出來的。”


他看了許久,忍著痛,閉上眼睛,長嘆一聲道:“準備喪事吧。”


說完這句話,他回到房中,關上門,背靠著,眼淚已經下來了。


他獨自一人坐在書案前,擡手,抹去了臉上淚水,隻是那淚水抹去了仍然繼續往外流。他手扶著額頭,曲了胳膊肘撐在案上,任著眼淚下落。目光注視著案上的奏疏,寫了一半,本要上呈的,淚水落下,打濕了字跡,墨洇了一片。


她這樣做,是鐵了心和他了斷了。


他起身,就著盆中的冷水洗了一把臉。


後半夜,宮中來人傳旨了。


……。


聖旨如刀,壓在人頭。


說離京,馬上就要離京。禦林軍的人,幾十人,就守在宅子外頭,奉太後的旨意,催促他們離京。


慧嫻的喪事,來不及辦了。李益連夜派家人去棺材鋪要了一口現做好的棺材,將人洗斂了裝進去。他和李羨則是忙著打點行囊,清點家中的財産,賬目,安置家下的僕人等等。太後不知道哪裏派來的一群兇神惡煞的人,催促叫嚷,克扣著錢財賬目,不許帶走,隻是趕人:“太後有命,必須天亮之前就離京,不得延誤。隻許人走,財産宅邸都由朝廷處置。”


天亮時,李益匆忙上了馬車,同行的隻有一個丫鬟,兩個小僕。僕人在地上走路,一輛大車拉著慧嫻的棺木,丫鬟在後面扶棺,一大家子,四五個人,心酸落魄回冀州。


李益,李羨,還有幾個孩子,擠著一個大馬車。阿龍一路上都在哭,端端阿芳也是呆呆的,可憐巴巴依著父親。李益和李羨被擠肩膀緊緊挨在一起,卻都各懷心事,互不交流。


“回冀州就回冀州吧。”


李羨大概是看他難受,反而出聲安慰他了:“回去也沒有什麽不好。家裏還有幾套宅子,有幾百畝地,夠咱們安穩度日的了。其實我也早就想回鄉下了,遠離朝廷的紛爭。這些年紛紛擾擾的看夠了,也看累了,回冀州也挺好。”


李益不說話。


李羨說:“還記得咱們當初隨父親上京的事嗎?當時才不過七八歲,第一次出遠門,就是上京城。你我都很歡喜,一路不停地問這問那。當時沒想到一生就留在平城了。”


他笑了笑:“而今也沒想到還能回去。”


“我也蠻想家了。”


李益提不起精神說話。


李羨說:“回去把慧嫻安葬了,咱們兄弟以後,好好地過日子吧,這一大家人,而今也隻剩咱們幾個了。”


他抱了抱兒子,女兒,把端端、阿芳、阿龍,三個孩子一並攬到懷裏。李益這麽多年一無所出,但他不孤單,他有三個孩子。他也不覺得弟弟孤單,他的孩子就是弟弟的孩子。


孩子都很可愛,很寶貴。


他對女人,沒太留過多少情,都忘了,但孩子們一個個都在他身邊。


李益聽他提起慧嫻,忽問道:“路途遙遠,屍身會不會腐壞?”


李羨思忖說:“這是有點麻煩。”


李益說:“該火化了,帶骨灰回去的。”


馬車辚辚地向前進,一車人正隨路搖晃著,忽然車子停了下來,後面跟車的婢女跑過來,拍著車門叫道:“郎君!夫人醒了!郎君!夫人醒了!夫人剛剛醒了!”


那婢女像是受了大驚似的,簡直在慘叫,李益率先下了車去:“怎麽回事?”


婢女急的道:“我剛剛聽到棺中有聲音!”


李羨也連忙下了車,一同往棺木去看。那棺蓋隻是面上合著的,還沒有釘棺。李益摸著棺蓋,果然聽到裏面有響動。他和李羨對視一眼,一起用力,打開了棺蓋,他看到慧嫻,蒼白著一張臉,一看到他,“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季棠……。”


她淚流滿面,又看到李羨,哭道:“大哥。”


李益驚住了,連忙伸手,將她從棺中抱出來,慧嫻嚇的不輕,抱著他的脖子不肯撒手,痛哭不止:“我死了嗎?”


李益忍著淚安慰道:“沒事了,好了,沒事了,咱們回家去了。”


他輕輕拍著她的背:“咱們離開京城了,不怕了。”


慧嫻嗷嗷痛哭道:“我嚇死了!我還以為我再也見不到你了。我以為你不救我了。”


李益淚道:“怎麽會。”


李益將她抱出棺木,又抱下車,慧嫻見到李羨也哭,見到阿龍也哭。阿龍見了她也哭,一家人哭成一團。


李羨也落淚了,說:“好了好了,都別哭了,沒事平安就好了,我還以為這回回去要少個人呢。”


兩個僕人,一個丫鬟,都看傻了,也都跟著又哭又笑,原來還悲傷滿滿的,頓時都歡天喜地。李益讓僕人將那口棺材卸了,到了臨近的市鎮,又花錢買了一輛小車裝上。


剩下的路途,李羨同孩子們乘一車,慧嫻受了驚,又身子弱,需要休息,單獨乘一車,李益在身邊陪她。


慧嫻哭泣不止,抱著李益不松手:“我見不到你,我還以為你生我的氣,真的不管我了,我傷心死了。”


她淚水流進他脖子,打濕了他胸前的衣服。她手撫著他廉價哭的上氣不接下氣:“你知不知道我有多害怕。”


李益抱著她,哽咽道:“以後別做傻事了。”


慧嫻哭道:“再也不了,我真的好害怕,好怕失去你。又害怕自己死了,又害怕你不要我了。”

熱門推薦

一把剪刀

一把剪刀

"當紅女星為了展示自己的個性。 一把剪短了禮服。 而我作為她的服裝造型師。 因為無法將禮服完好歸,被高定品牌永久拉黑。 我失業回家。 卻發現她成了我弟新談的女朋友。 見面時,她身上還穿著媽媽留下來的裙子。"

少年不負

少年不負

"女兒高考零分,被爆上熱搜,成了全國的笑話。 而我領養的孩子,卻超常發揮考上了清華。"

逆命

逆命

我曾救過流落民間的太子,後入太子府做了良娣。 可世人不知良娣陳玉娘。 隻知太子與太子妃舉案齊眉。 我被太子妃刁難責罰,秦疏冷眼旁觀。 夜裡卻心疼地為我上藥。 「玉娘,你與鯉兒是孤的軟肋,孤越護你,越保不住你。」 我拂開他的手,不再言語。 眼前飄過一條條彈幕。 【天哪,太心疼男主了,為了女主一直隱忍。】 【女主懂點事吧,男主才是真的不容易。】

滴滴斷情

滴滴斷情

"我開車幫朋友去接滴滴,卻接到了老公和他的小情人。 兩人在車的後門口忘情地吻。"

日落墜入烏託邦

日落墜入烏託邦

" 孟璃在26歲那年將青春期所積攢的叛逆全釋放出來了。 裸辭,花光積蓄去洛杉磯,與一面之緣的男人叛道離經。 那天是黃昏,在洛杉磯的某個海灘。"

銀河有星星

銀河有星星

京圈太子爺傅亦銘有個嬌寵養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總愛哭鼻子,玩失蹤。 為了她,傅亦銘缺席了我們的婚禮,也缺席了我們女兒的誕生。 後來,我帶著女兒,和他的小姑娘同時出國。 相反的航向,他選擇去找回鬧別扭的小姑娘。 兩個月後,才想起給我打電話。 「出國旅遊這麼久,該回來了吧?」 結果被女兒糯聲糯氣地警告了。 「我已經物色好了新爸爸,你別來搞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