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書名:我當太後這些年 字數:2902 更新時間:2024-11-07 18:05:16

字體大小:

16 18 20 22 24 26 28

她看到了常太後,李氏……她還看到了她的父親、母親。他們依然是生前的模樣, 像一層稀薄的霧,無聲無息地懸在半空中,注視著她,等待著她的加入。


他們一動不動,目光一模一樣,好像在說:你終於來了。


你終於來了,我們等了很久了。


她臨終的樣子有點可怕。拓拔宏陪在榻前,她迷迷糊糊中,一直伸出手去在半空中揮動,好像在摸索什麽,口中則念念有詞,好像看到什麽人影。拓拔宏順著她的目光望去,隻看到空空如也的大殿,和被風吹動的帷幕。他怔怔地愣了很久,一時腦中空白,什麽也想不起。


她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裏過世。天氣非常冷,吹了一天的風,宮門外的松柏都被吹歪了。到夜晚的時候,下起了大雪。拓拔宏知道她要不行了,接連幾日寸步不離地守在榻前。平常夜裏,她總會同他說說話,但那天夜裏,她一直閉著眼睛。她已經連著三日水米未進,拓拔宏知道她沒有力氣說話,也不忍打擾她,隻是在一旁用帕子沾了水,擦拭她的臉。宮外面,馮朗來求見,說是有事要見太後,拓拔宏輕喚道:“太後,國舅來了。”


她沒有出聲。


拓拔宏以為她沒聽見,再喚:“太後,國舅來了。”


她靜靜地躺在榻上,面如死灰,沒有絲毫的反應。


楊信將馮朗引了進來。


馮朗來到榻前跪下,望見太後已經沒了聲息,便埋頭在此地,唏噓流涕痛哭起來。拓拔宏聽的惆悵,隻是低頭不語,楊信則在一旁安慰攙扶馮朗。


馮朗同太後,兄妹之間感情是很深厚的,拓拔宏知道。但馮朗此番並不是為哭喪而來,他哭了約有半刻,便拭了淚起身,含著悲痛,向拓拔宏道:“皇上,太後恐怕,就在今明兩日了。太後若山陵崩,朝中恐怕人心有變,為防不測,皇上應當早做準備,切莫沉溺於傷痛。”


拓拔宏道:“朕知道。”


拓拔宏召令幾位重臣進宮侯旨,以防變故,同時召見禁衛軍將領,吩咐宮中戒嚴的事。旨意傳出後不久,李沖等一幹大臣十幾人便連夜進了宮,拓拔宏讓他們在外殿等候。同時,禁衛軍也行動起來,一面向京中各大營派出人馬監視,一面將平城宮各宮門,以及重要的大殿層層把守。拓拔宏跪在榻前,久久的等待。


天亮之前,她終於斷了呼吸。


禦醫宣布了太後崩逝,殿中便響起了一片哭聲。


拓拔宏已經悲傷的太久了。

Advertisement


此時此刻,他茫然之中,有種解脫的輕松,如釋重負。她死了,從今往後再無人控制他,他得以自由,可以真正做一個皇帝,開始自己的人生了。這是他向往已久的,盼了這麽多年,終於實現。


他沒落淚,哭不出來。


所有人都哭,他知道,這些人的眼淚都是假的,都是僞裝出來的。他們並不難過,真正難過的人是他。但是真正難過的人不哭。


楊信的臉色很難看。


從太後病重日開始,楊常侍的表情就不那麽愉悅了。拓拔宏看著這人,心想,他是一條狗。主人死了,他也沒好日子了。拓拔宏不喜歡這個人,甚至說的上厭惡,原因無他,因為楊信此人實在是作惡多端。他是太後的狗,是太後的匕首,太後死了,拓拔宏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他。楊信大概也看出來了,近日很是惶恐。


他打量著這些朝廷大臣,心裏一一盤算著,哪些人是忠於自己的,接下來可以重用。而哪些人是太後舊臣,應當疏遠打壓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但是他心裏得有數,做長遠的打算。馮氏一黨勢力太大,他必須要開始清除。當然了,眼下,太後還屍骨未寒,不管是哪一系,他都需親重,以禮相待。


朝臣們共同商議,準備料理太後的喪事。


宦官請出太後遺旨。


遺旨主要關乎兩件事。


一件事太後的喪葬事。太後生前曾將自己的陵寢定在方山,並且修造了自己的陵墓。她是文成皇帝的皇後,按理說,應當要同文成皇帝合葬,但太後遺囑稱了,要獨葬方山陵。衆臣一致也認同,最後遂定葬方山陵。太後遺旨:山陵之制,務行儉約,其幽房設施、棺椁制造,不必勞廢,陵內不設明器,至於素帳、幔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


對於太後的陵墓規格,盡管衆臣皆請求,一切按照太後金冊遺旨辦。但拓拔宏仍然堅持,將太後的陵墓拓寬六十步,以國君之禮安葬,以示恭敬。


太後另一道遺旨,要求拓拔宏立馮綽為皇後。


拓拔宏向衆臣道:“兒謹遵太後的旨意。隻是眼下太後大喪,不宜行冊封之禮,等喪期畢後,一切按照太後遺旨遵辦。”


衆臣紛紛曰喏。


拓拔宏命人在太後陵墓旁,為自己修建了陵墓,命名為“萬年堂”,表示百年之後,將要歸葬此地,於太皇太後同葬,往去地下陪伴太後的魂靈。以示懷念和孝心。


朝臣紛紛感慨皇上的孝子純心。


拓拔宏將自己關在殿中,接連三日不寢不食,水米未進。他不悲痛,既未嚎啕,也未大哭,隻是難過。太後死去了,他生平最畏懼的人……最讓他膽寒的敵人死去了,他唯一的親人,最愛的人也死去了。


他能想到她無數的不好。


她無情。她掌控他,利用他,把他當做工具和傀儡。她殺死了他母親,害死了他生父,她佔據榮耀和尊嚴,然而實際上,她是拓拔氏的罪人。她早就應該死了,她再不死,母子倆真要反目成仇了。


死了,一切都好。


迎著蠟燭,他望著手心裏的那束頭發。那是太後頭上剪下的一束頭發,用來留作紀念的。她還未老,頭發還是烏黑的,柔軟光滑,似妙齡的美人。


在拓拔宏心中,她的確是世上最美的女人。


太後死後的第三年,拓拔宏定計遷都洛陽,同時,冊封馮綽為皇後。自高祖皇帝定都平城,歷經六代帝王。拓拔氏向往漢人文明,在漢化的過程中,帝國的統治重心漸漸向南方轉移,為了能夠更好的經營中原,統治漢域,拓拔宏決定遷都。其實這個想法,在他的祖父輩就有了,隻是當時帝國統治重心在北方,以平城為中心,遷都的想法難以實現。


太後故去,拓拔宏一面,是為了擺脫平城舊貴族勢力的影響,是以將自己的目標轉移到中原。洛陽,那是漢人的地盤,自古以來,是漢人的都城,而今將成為魏帝國的新都。他離開平城,離開祖宗創立的安穩的基土,野心勃勃地開創真正屬於自己事業了,他相信未來會很不一樣。


姑母死了。


馮珂得知這個消息,她先是愣了一會,緊接著便笑。姑母死了,這意味著再也沒能管束拓拔宏了,再也沒有人能囚禁她了。她笑啊,笑到後來眼淚出來了,一邊笑一邊哭。她躺在床上笑,躺在床上哭,她哭哭笑笑,平生從未有過這樣至悲至樂的時刻。她邊哭邊笑停不下來。


她等啊等,盼啊盼,盼著拓拔宏來接她回宮。


她等了五年,等到太後死,又等了三年,等到拓拔宏喪期滿,終於能來接她還宮了。她精神振奮,翹首以盼,最終等來了拓拔宏大婚的婚訊。皇帝正式大婚,立後,冊封她的妹妹,馮綽為皇後。


拓拔宏帶著新皇後遷都,離開了平城。


聽到家人的消息,她愣愣的,終於不說話了。


楊信被罷了官。


他倒是沒死,受拓拔宏之命,留在平城,替太後守陵。他驅著車,前往方山陵,經過平城宮外的城牆腳下,忽而聽到外面有幼兒在歡笑奔跑,好像唱什麽歌兒。依稀聽的不甚清楚,他閉目聽了一會兒,命車夫停車,打開簾子。


一群衣衫光鮮的幼童正在拍著手兒唱歌,是京中新傳的調子。他仿佛聽見兩句:


“但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生者首上金簪翠,逝者墳頭草青青。”


他有些不解,問車夫:“這唱的是什麽?”


車夫道:“但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唱的是先頭的馮貴人,和當今的馮皇後。”


“後面那一句,唱的是……”車夫有些不敢說了,尷尬地笑道:“大人明白的。”


楊信默了半晌,拉上車簾。他回憶了一會往事,心中卻是空落落的。


榮華富貴,一場空夢。


他疲憊吩咐道:“走吧。”


馬車揚長而去了。


隻聽到道旁,幼兒還在唱:“但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生者首上金簪翠,逝者墳頭草青青。”


……


-完-


熱門推薦

最後祝福

最後祝福

我等了三年,終於等到男友任務歸來。 他失憶了,身邊還多了一個女孩。 他希望我放過他。 「我已經對不起你了,我不想再對不起她。」 可是憑什麼? 明明他最不該對不起的人,是我。

陪紈絝夫君功成名就後他卻要迎娶白月光,我放手後他卻後悔了

陪紈絝夫君功成名就後他卻要迎娶白月光,我放手後他卻後悔了

"和京城中有名的紈绔子弟成親後, 我日日約束, 落了個悍妻善妒的名聲,"

破鏡難圓

破鏡難圓

我跟了宋疏言三年。 直到他當著我的面和正牌女友擁抱,單膝跪地掏出了一枚戒指。 這一刻,我終於累了。

銀河有星星

銀河有星星

京圈太子爺傅亦銘有個嬌寵養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總愛哭鼻子,玩失蹤。 為了她,傅亦銘缺席了我們的婚禮,也缺席了我們女兒的誕生。 後來,我帶著女兒,和他的小姑娘同時出國。 相反的航向,他選擇去找回鬧別扭的小姑娘。 兩個月後,才想起給我打電話。 「出國旅遊這麼久,該回來了吧?」 結果被女兒糯聲糯氣地警告了。 「我已經物色好了新爸爸,你別來搞破壞!」

嫁給一個殺豬匠

嫁給一個殺豬匠

我代替我家小姐嫁給了一個殺豬匠,新婚那晚,我說:「今後你殺豬,我賣肉,咱們夫妻二人齊心把日子過好,生了孩子送去讀私塾,爭取擺脫屠戶的命運。」 然後,我那有點好看的相公撫額直笑。

惡意森林

惡意森林

霸凌過我的同學成了大明星。黑料擴散 後,他站出來承認。粉絲誇他「真性情」,更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