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書名:錦衣殺 字數:3963 更新時間:2024-11-11 15:14:45

  管家應是,躬著手退立到一邊,以備夫人詢問。王言卿沒想到她隨口一提,陸珩真的把賬本送來了。她看了許久,終於從小山堆中抽出最簡單的一本。


  王言卿看得似懂非懂,許多都得詢問管家後才能明白個大概。她也不是為了核賬,隻是想預估一下陸珩的流水。她翻了幾本後,心中越來越驚嚇。


  綢緞、酒樓、當鋪、漕運,數得上名的生意陸珩皆有涉獵。這些有的是別人送給他的,有的是官員抄家後被他低價接手,有的是陸珩投錢對方運營,有的是套著別人的名字,實際上歸陸珩。


  王言卿哪怕隻了解名目都數不過來了,她看著剩下一半的賬本,默默放棄了估算。


  陸珩回來後,見王言卿悶悶的,笑著問:“怎麼了?夫人查了帳後興致不高,看來我危險了?”


  陸珩其實知道王言卿在擔心什麼。他從小在這種環境中長大,覺得無所謂,可是在從小接受禮法教育的王言卿看來,他這些行徑就太危險了。


  陸珩不放在心上,隻要他手裡握有實權,這些事情無法動搖他分毫,如果他失去實權,命都沒了,還在乎家財做什麼?


  人生得意須盡歡,沒有風險的人生,未免太無趣了。


  陸珩不願意提及這個沉重的話題,故意開玩笑逗弄王言卿。王言卿明白陸珩的用意,但見他嬉笑散漫,還是氣得慌。


  王言卿沒好氣道:“先前我不曾了解過,今日一看,才知道都督真是取財有道。那麼龐大的賬務,就算你在外面金屋藏十來個嬌,恐怕我也看不出來吧。”


  陸珩一聽,笑著抱起王言卿,拇指意味深長地在她後腰按壓:“我外面有沒有人,你不知道?”


  他暗示意味十足,她好好和他談話,他又往這種方面想。王言卿本來想冷著臉,可是他的手指力道和技巧十足,在她後背燎起一大片火花。王言卿纖薄的背肌細細顫動,脊椎爬上酥酥麻麻的酸,臉很快不爭氣地紅了:“我哪知道。”


  “那我今夜要努力一點了。”陸珩一本正經道,“要不然,夫人懷疑我的忠誠。”


  質疑他的人品沒關系,質疑他另一方面,卻不行。


  陸珩圈住王言卿腰,下巴抵在她頸邊,呼吸像羽毛一樣撓在王言卿耳廓:“正好,定制的椅子到了。我們一起去看看?”


  王言卿的耳尖霎間通紅。

Advertisement


第123章 南下


  入夏之後,東南沿海捷報頻傳。四月,閩浙送來軍報,朱紈率兵由海門進軍,攻克倭寇巢穴雙嶼港,活捉倭人首領稽天及海盜許棟。


  朱紈在奏折中說,許棟本是大明人,為走私資財和倭寇勾結。他糾集了一批遊民佔據雙嶼,造雙桅大船運載違禁貨物,甚至在船上配備了武裝火器,見了朝廷軍都敢開火,拒不停岸接受朝廷檢查。許棟自己造船,同樣給外來船隻提供港口,島上來往之人皆說倭語、西洋語,儼然一個獨立王國。


  大明有海禁,許棟這種行為不止觸犯海禁,更是公然挑釁朝廷軍威。皇帝準許了朱紈的請求,準他在市口將稽天、許棟公開斬首,並在雙嶼築塞,盤查來往船隻,堵擊倭寇。


  雙嶼大捷後,戰報不斷傳來,每次都是小勝、大捷。朱紈請命討伐溫、盤、南麂諸賊,調動浙中衛所,連戰三月,上報大破敵軍,平息處州礦盜。九月,朱紈在捷報中稱佛郎機人到詔安搶劫,他生擒佛郎機國王三名,倭王一名,並逮捕了給外人引路的海盜九十六人,盡數誅殺於市。


  佛郎機人是大明對西洋人的統稱,這些人金發碧眼,高眉深目,和中原人長相迥異。朱紈在折子中大罵沿海有內奸,他斬首佛郎機人時,許多勢豪之家替西洋人求情,甚至大批官僚都出面做說客。


  朱紈甚至將矛頭直指中央,說當地豪強和倭寇勾結走私,獲得大批資財,送給京城出身閩、浙的官員,讓他們幫忙遮掩,沿海倭寇這才屢禁不止。倭寇之亂,實則是內禍。


  朱紈的奏折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江浙可是科舉大省,全朝一半以上的進士都出身東南。像約好了一樣,京城和浙閩的彈劾折子一起飛來,霎間淹沒了朱紈的戰報。


  當地御史、巡視、知府紛紛上報,說朱紈貪功冒進,謊報軍情,他誇大戰績,瞞報明軍死亡人數,隻報勝仗不報敗仗,而且在徵討雙嶼時,他還沒有攻下港口,就已經寫奏折說大獲全勝。實際上,在三天之後,海軍才真正登上雙嶼。


  京城中御史也彈劾朱紈擅自殺戮,佛郎機人畢竟是異國人,朱紈沒有請示朝廷就將人斬首,委實是藐視朝廷,擅權自傲。


  一時說什麼的都有,皇帝案前全是彈劾奏折,替朱紈說話的聲音微乎其微,隻有朱紈慷慨激昂地替自己辯護。輿論完全一邊倒,皇帝也分不清到底是朱紈謊報軍情還是閩浙官僚集團看不慣朱紈。皇帝隻能暫時免去朱紈的官職,命令兵科都給事中杜汝禎去詔安考察審問。


  年底,杜汝禎回來,說詔安那件事原來是小販做生意,不知怎麼被朱紈打成勾結倭寇。但凡被朱紈認定成勾結倭寇的人,無論緣由,統統都會被殺掉。小販因此拒捕,得罪了朱紈,其實壓根沒有搶劫一事,那些佛郎機人完全是誤殺。


  這算是坐實了朱紈擅殺。朱紈在佛郎機人一事上作假,那誅殺的九十六名海盜,甚至之前打擊倭寇的戰績,說不定都是假的。


  證據在前,皇帝立刻下詔令逮捕朱紈,將朱紈帶入京城受審。然而欽差回來時卻兩手空空,隻帶回了朱紈的死訊,說朱紈畏罪,已經自盡了。


  曾經和朱紈共事的官僚紛紛上書,抖露朱紈督軍期間諸多惡行。局勢似乎很明了,朱紈貪功,剛愎自用,排除異己。皇帝聽到朱紈死訊的時候沒說什麼,但軍不可一日無帥,倭寇打到一半,好不容易取得的勝利局面不能半途而廢。皇帝問誰能勝任,最後官員舉薦,由南京兵部尚書張進擔任新任督軍。


  朱紈冒進,換了帥後按理會肅清很多。但沿海戰局卻膠著起來,原本已經偃旗息鼓的海盜又開始流竄,朝廷幾百萬兩白銀砸下去,倭寇始終打不完。


  端午過後,夏意日長,夜晚的風也是溫柔靜謐的,蟬鳴聲在綠蔭中此起彼伏。陸珩又天黑了才回府,王言卿讓丫鬟去擺飯,她親手幫陸珩脫飛魚服,說道:“日子一天比一天熱了,你還全天在外面跑,多少注意些避暑。”


  王言卿今日穿著松綠色軟煙羅長衫,陸珩原來覺得沒有人能把綠色穿好看,但王言卿這一身窈窕嫋娜,瑩白肌膚在綠紗下若隱若現,顯得越發白皙細膩。


  王言卿正在幫陸珩解衣襟,陸珩順勢摟住她的腰肢,感嘆道:“果真冰肌玉骨,清涼無汗,要我說,帶什麼東西都不比抱住夫人更避暑。”


  王言卿動作被他壓住,她用手肘撞了撞他胳膊,嗔怪道:“別鬧。抬手,換衣服呢。”


  陸珩看了王言卿一眼,慢悠悠放開她的腰,抬起雙手。王言卿幫他換了身家常衣服,外面的晚飯已經擺好了。兩人去外間落座,正要吃飯,外面忽然急匆匆跑來一個侍從,停在院中抱拳:“都督,宮裡有詔。”


  陸珩沒辦法,隻能放下筷子,換回朝服,立刻進宮。陸珩路上腹誹,皇帝這是存心不讓他過夜生活。不過,皇帝這兩年越發潛心修道,連早朝都罷免了,臣子等闲見不到皇帝。這麼晚召陸珩入宮,多半是有什麼急事。


  陸珩趕到西內。皇帝如今已經不住在紫禁城,而是搬到西內。西內原是皇家園林,內有奇花異草,假山流水,三個湖泊連綿開闊,水霧渺茫,配上宮殿裡繚繞的煙霧,在夜色裡當真有些仙宮的意味。


  守門太監見了他,施施然行禮,道:“陸都督,隨奴婢這邊來。”


  自壬寅宮變後,皇帝再也不相信宮人,更不相信臣子,索性搬到西大內,身邊人手全由自己調度,再不接受古往今來約束君王那一套。皇帝甚至連早朝都不上了,每日待在西大內,隻有他信得過的太監才能近身。臣子想見皇帝,隻能先寫折子稟報,然後等皇帝召見。


  但若以為皇帝不上朝就不理政,那就大錯特錯了。朝政大權依然牢牢掌握在皇帝手裡,而且因為早朝取消,大多數臣子不再參與議政,唯有管事的臣子單獨向皇帝稟報。如此一來,君臣平衡徹底被打破,臣子相互猜忌又無法把控皇帝,隻能內部混戰,皇帝退出這場博弈,徹底成了評委和看客。


  陸珩是少數能正常接觸到皇帝的臣子之一。太監見了他,不敢刁難,立刻引著陸珩去見皇帝。


  陸珩剛一進殿就聞到一股丹藥味。他面不改色地低頭,對帷幔後的人影行禮:“臣參見皇上。”


  皇帝穿著道袍,坐在煉丹爐前,問:“對倭寇局勢,你怎麼看?”


  這可是個送命題,陸珩心中飛快閃過這段時間的人和事,兵部一切如常,夏文謹忙著給二皇子啟蒙,那就是內閣剩下那幾人來見過皇帝了?陸珩的思量在眨眼間,他不動聲色,很快回道:“總督張進在南京多年,熟悉海務,行事謹慎,愛民如子,有他督軍,應當很快能傳來捷報。”


  在官場上,彈劾不一定是責罵,誇贊也不是為了你好。陸珩這些話看似是肯定張進,其實字字都有其他含義。


  張進是江浙人,出身貧寒,但找了一個有錢嶽父,資助他科舉當官。之後張進留在家鄉,在南京那一帶當過知府、侍郎,借助職權給他嶽父大開方便之門,是南方很典型的科舉、鄉紳互利模式。陸珩說張進熟悉海務,實際上是暗示他和當地鄉紳商賈一條心;行事謹慎即自他督戰以來,沿海再也沒有剿滅過大伙海盜;應當很快能傳來捷報,意味著他還沒傳來過捷報。


  皇帝聽完,從丹爐前站起來,走到桌邊拿了一本折子,道:“剛才嚴維進宮,送來了一本折子,據說是九死一生才遞到京城的。你來看看。”


  陸珩進入帷幔內,接過折子,垂眸仔細看。


  折子出自兵部侍郎趙文華之手。張進也是兵部尚書,但一直在南京供職,而趙文華卻是從北京出去的,沿海巡視到浙江。陸珩印象中除夕假後就沒見過趙文華了,看來,趙文華假借回家過年之名,實際上奉了皇帝密令,去江南暗訪了。


  正月,剛好是朱紈自盡之後。皇帝雖然免了朱紈官職,並命人捉拿朱紈回京,但並沒有想殺他。然而送回京的卻是朱紈的死訊,皇帝表面上對朱紈之死沒說什麼,實際上卻記恨在心,暗暗派人去查訪。


  趙文華耗時小半年,今日才送回奏折。奏折中說倭寇隻有少部分是東瀛浪人,其餘八成都是自己人。他們不顧海禁和外人走私交易,所謂海盜,就是放棄務農,投身出海,給浙閩鄉紳商賈和西洋人牽線搭橋的中間人。朝廷有海禁,沿海官員為了掩人耳目,將這些人一並稱為倭寇,以東瀛人之名掩飾私底下的出海交易。


  海貿每年產生巨額利潤,不經過朝廷,都流入當地鄉紳、官僚腰包。倭寇一事私底下根盤錯節,甚至好些官員家中都或直接或間接地和海盜有聯系。東南海師徵討倭寇,根本就是出工不出力,甚至開打之前官員就提前給海盜放風,如此一來,倭寇怎麼剿得滅?


  張進是當地鄉紳集團推舉出來的,根本不會真正整頓倭寇,他養寇不戰,耗著朝廷軍資,但每次出兵都是做做樣子。

熱門推薦

一把剪刀

一把剪刀

"當紅女星為了展示自己的個性。 一把剪短了禮服。 而我作為她的服裝造型師。 因為無法將禮服完好歸,被高定品牌永久拉黑。 我失業回家。 卻發現她成了我弟新談的女朋友。 見面時,她身上還穿著媽媽留下來的裙子。"

少年不負

少年不負

"女兒高考零分,被爆上熱搜,成了全國的笑話。 而我領養的孩子,卻超常發揮考上了清華。"

逆命

逆命

我曾救過流落民間的太子,後入太子府做了良娣。 可世人不知良娣陳玉娘。 隻知太子與太子妃舉案齊眉。 我被太子妃刁難責罰,秦疏冷眼旁觀。 夜裡卻心疼地為我上藥。 「玉娘,你與鯉兒是孤的軟肋,孤越護你,越保不住你。」 我拂開他的手,不再言語。 眼前飄過一條條彈幕。 【天哪,太心疼男主了,為了女主一直隱忍。】 【女主懂點事吧,男主才是真的不容易。】

滴滴斷情

滴滴斷情

"我開車幫朋友去接滴滴,卻接到了老公和他的小情人。 兩人在車的後門口忘情地吻。"

日落墜入烏託邦

日落墜入烏託邦

" 孟璃在26歲那年將青春期所積攢的叛逆全釋放出來了。 裸辭,花光積蓄去洛杉磯,與一面之緣的男人叛道離經。 那天是黃昏,在洛杉磯的某個海灘。"

銀河有星星

銀河有星星

京圈太子爺傅亦銘有個嬌寵養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總愛哭鼻子,玩失蹤。 為了她,傅亦銘缺席了我們的婚禮,也缺席了我們女兒的誕生。 後來,我帶著女兒,和他的小姑娘同時出國。 相反的航向,他選擇去找回鬧別扭的小姑娘。 兩個月後,才想起給我打電話。 「出國旅遊這麼久,該回來了吧?」 結果被女兒糯聲糯氣地警告了。 「我已經物色好了新爸爸,你別來搞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