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字體大小:
管家道:“唐小公子言重了。公子說,祝小公子桂榜提名。”
第二次聽到“桂榜”兩個字,唐慎腦中靈光一閃,恍然大悟:“竟然是如此!”
鄉試每次都是八月考,又稱秋闱。放榜時,可聞見桂花飄香,所以又叫桂榜。桂花,即為木樨。王溱說“倚樨問商湯”,竟然又是在祝賀他桂榜提名!
唐慎壓力很大,他拿著考籃,深吸一口氣,進了考場。
姚三和奉筆在外頭等著,兩人十分著急,唐慎剛進去一刻鍾,他們便伸長了頭在外面看。
王府管家道:“二位莫急,唐小公子過幾日才能出考場,我們耐心等著便是。”
天還未亮,漫天星子。
考院外,官差手拿銅鑼,重重一敲,高聲道:“秋闱關門!”
大門吱呀一聲關上。
開平二十六年,鄉試正式開始。
作者有話要說: 隔壁老王:我想起一個詞,紅袖添香。
第37章
本朝科舉沿襲前朝制度, 各省的貢院隻收納本地考生, 然而盛京貢院全天下秀才都可來進考。北直隸的學生按籍貫分配, 都在盛京貢院。再加上從全國各地仰慕而來的學子,今年鄉試盛京貢院共有一萬一千零二十九個考生!
無怪乎其他,隻因“天子門生”!
在盛京貢院進考的秀才, 都是皇城進考,如果臉皮夠厚,就可以吹噓自己是“天子門生”。在天子眼皮子底下考試, 從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天子門生了。除此以外, 一些頗有才名的學子,隻要在北直隸附近, 也會來盛京進考。
在貧寒的貢院考上解元,不如來盛京貢院, 因為這兒的主考官是翰林大學士。解元每次鄉試都有幾十人,可主考官隻有一個。主考官便是師, 未來進入官場有個強大的主考官,可比有個其他的主考官更好!
Advertisement
鄉試的檢查制度比童試嚴格太多,唐慎幾乎要把衣服脫光, 給官差檢查。每個考生檢查完了還不能立即進考場, 要在考場外排隊,等檢查完一百個學子再一起進去。
集齊了一百個學子後,官差高聲喊道:“放行!”
唐慎跟在人群中,擠擠攘攘地一起進去。
一百個秀才,有如同唐慎這樣年輕氣盛的少年郎, 也有耄耋老矣的老丈。更多的是蓄了胡子,早已成家立業的中年男子。這隻是一百人而已,便是人間百相。眾人一起跨進外簾門,數千名等候在內簾門外的考生映入眼簾。
乍一看到這麼多人,唐慎都心中一震。
等這些人排好隊再進入內簾門,真正進入貢院考場,人群中發出一聲驚呼,學子們望著這番壯闊的景象,誰都不能抑制驚嘆。
一進內簾門,正對著是一條寬大的甬道。再看這甬道的兩側,浩浩蕩蕩、一望無垠的,是一萬多個號房!
唐慎抽籤抽到的號房號是“嶽丁”,“嶽”取自《千字文》中的“嶽宗泰岱”,“丁”取自天幹地支。貢院的號房以《千字文》和天幹為編號,方便考生尋找。
唐慎很快找到屬於自己的號房。
巡場的官差從他身後走過,狠狠一敲鑼:“快進去,莫要啰嗦!”
唐慎看著眼前這個小到最多一平米半的號房,無奈地笑了笑,走了進去。
這就是他未來三天要待的地方了!
一萬多個考生要進入考場,都要費上許多時間。然而這還沒開考。
考生們直到下午,才全部被檢查完畢,進入自己的號房。唐慎坐在號房裡,隨便吃了點東西,實在沒事可幹,隻能倒頭睡覺。等到了半夜子時,主考官突然敲響鑼鼓,考生們睡得迷迷糊糊的從夢中驚醒。官差們從甬道各自分開,魚貫而入地進入一條條小道,將試卷發給號房裡的考生。
唐慎拿起試卷,立刻翻開一看。
第一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和王溱猜的一樣,這次盛京貢院的鄉試主考官正是楊大學士。楊大學士喜歡讀《周易》,但是鄉試第一場並不考五經,隻考四書和一首五言八韻試帖詩。
這第一題就出自《論語·為政》,原句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哪怕在後世,也幾乎家喻戶曉,耳熟能詳。講的是孔子對自己的批語,是孔子回顧一生,給自己的一個評價,以此來激勵他人。
孔子說:“我十五歲決定立志學習。”
唐慎仔細審視這句話,在草稿紙上塗塗畫畫。
破題的方式很多,可以從整句話入手,談及孔子的一生,如何激勵後人,如何勉勵後人,後人該如何像孔子學習。但是這樣難度極大,且容易跑題。
唐慎坐在小小的號房內,他面前是一堵牆,兩側是其他學生。他看不到任何人,可他知道這個考場裡有一萬多人。
想要從一萬多人中脫穎而出,談何容易!但一旦第一道題就寫跑題,閱卷官極有可能根本不看他後面的文章和試帖詩,直接將他圈了藍名,扔進落榜卷子裡。
“嗯,就從第一句話入手,不寫多了。”
孔子十五歲決定刻苦學習,從此勤勤懇懇,溫故知新。這是孔子治學的態度,唐慎決定從求學態度上入手。他思索許久,寫了四五個破題點。
想著想著,肚子就叫了起來。王溱給唐慎送的考籃裡放了幾個點心,還有一些幹糧。點心是放不了多久的,唐慎先吃了這幾個點心。
等用完飯,他仔細想了很久,提筆在草稿紙上寫下。
“時人以孔聖之道入學,先有志後成學。夫志者無窮盡也,然學者百殚而涸。雖聖人所以成道也,亦曰其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矣!”
每個人啟蒙發學時,都是以孔聖之道開始自己的學習之路,向孔聖學習,要立志而求學。然而百年下來,志向不斷在變、無窮無盡,卻忘了學習。哪怕是聖人,都會說上一句生命有盡時,知識卻是無盡的。
沒錯,唐慎便是要以立志為切入口,破題勸學!
有了一個開頭,文章接下去就好寫了。唐慎認真揣摩每一個字,在草稿紙上畫出了結構。他在結構樹杈圖上,先寫好自己即將要寫的論點論據,要引用的文章詞句。然後才開始寫文。
直到烈日懸空,唐慎終於寫完第一篇八股制藝。一寫完,他根本沒誊抄,直接倒頭就睡。睡了兩個時辰才起來,檢查沒有錯漏後,認認真真地誊抄上去。
到這時,唐慎才注意到自己晚上點燃的那根蠟燭。他驚奇地發現王溱給他準備的蠟燭竟然很少有煙,一點都不燻眼睛!
唐慎聽說過金陵府有這種蠟燭,價格極其昂貴,一寸一金,他沒想到王溱居然會給自己準備這個。
王子豐……
此時此刻,被唐慎心心念念的子豐師兄,正在家中作畫。
管家進入書房,給王溱匯報今日府上情況後,王溱這才想起:“鄉試已經正式開始了吧。”
管家道:“是。”
“東西給他送過去了罷。”
“按公子的吩咐,都送了。”
王溱蘸了蘸朱砂,聲音溫和悅耳:“那便等兩日後,再去看看我那小師弟如何了。”
鄉試一共考三場,每場考三天。進場算一天,正式考試隻有兩天。
和童試一樣,最重要的仍舊是第一場,其次是第二場,第三場等於是去打醬油的。
第一道題做完,唐慎再看第二題。這次題目是“我亦欲正人心”,出自《孟子·滕文公》,原句是“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诐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
公都子問孟子:“別人都說老師喜歡與人辯論,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公都子,便有這句話。
孟子之所以喜歡與人辯論,都是不得已而為之。他是看到了時代社稷的糟粕之處,想要端正人心,破除歪理邪說,抵制偏頗的行為,批判荒謬的言論,以此來繼承三位聖人的事業。
“我亦欲正人心”,這是孟子是抱負。
孟子是性本善論的提倡者。
唐慎思索再三,決定從“教化”入手,寫一篇端正社會風氣、弘揚教化向善的制藝。
寫完第二篇制藝,唐慎仔細誊抄結束後,再也沒了力氣,倒頭就睡。到了晚上,他點燃蠟燭,起來看第三篇制藝,耐心思索許久,開始破題寫文章。
三篇制藝全部寫完,已然是最後一天的下午。
再鐵打的人,再年輕的少年郎,整整三天被困在小小的號房裡,都快沒了人形。
唐慎強打精神,點燃王溱送的燻香。幸好鄉試不像童試,最難熬的味道不是屎尿臭味(考場有專門的茅廁),而是是男人們三天不洗澡的汗臭味,用燻香大概能燻走一些。
唐慎看著這篇試帖詩的題目,隻見考卷上頭大字寫著“今古凡花”四個大字。
唐慎心頭一震,頓時神清目明。
今古凡花?
楊大學士真敢出題目,也不怕題目太大折著腰!
這個題目出自前朝一位詞人,原詞寫的是什麼已經不再重要,就這一句“今古凡花”,直接囊括了華夏九州、古往今來,所有花!
這時,唐慎聽到身邊傳來一道罵娘聲。隔壁考生操著一口地道的盛京話,就差把楊大學士罵死了。官差巡邏過來,頓時又沒了聲音。隻是到了鄉試第一場的最後時刻,大家幾乎不約而同地開始寫試帖詩,一個個倒吸涼氣的聲音止都止不住。
唐慎苦著臉,心想自己雖然是個理工生,但是詠花的名詩那麼多,他隨隨便便都能想到兩首。然而鄉試要寫的是五言八韻試帖詩,唐慎就算有賊心,決定再抄一首,幫著自己考上解元,他也找不到格式結構對的詩。
普普通通詠花,固然不出錯,要是寫得才華橫溢,說不定還能得高分。但楊大學士既然出了這個題目,自然不是想考生老老實實詠花的。
而且吧……以唐慎的文採,得高分有可能,老實詠花考上前幾名難度太高。
唐慎忽然想起一首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他雙眼一亮。
對,後人喜歡用蠟燭、園丁來比如老師,其實古人就曾經做過類似的事,用落花來描述花葉的反哺之情。他完全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好好寫一首“花情”詩。
打定主意,唐慎打了打腹稿,開始寫詩。
雷動虺虺聽,晴定滟滟生。
草漫連獨枝,雨打落群芳。
熱門推薦

竹馬逼我嫁老頭,說老頭死後救我,我:新皇要繼承後妃
"我跟他青梅竹馬。 結果他逼我和親。 隻因他心疼妹妹,不想她嫁給老頭子。 “朝真公主風華絕代,遠勝永安公主,為和親最佳人選。” 一句話,我嫁給了老頭子。 老頭子駕崩,依舊例妃嫔殉葬。 他急了,說著要帶我回家。 可他不知道,我改名換姓。 成了新皇唯一的皇後。"

雕骨生香
荀容是陳國最好的雕骨師。她眉眼淡淡,一雙巧手輕輕撫過 那些或光滑,或細長,品貌不一的骨頭,精心雕琢下,就能 將它們變成僱主所需要的各種物件。

白龍傳說
中原有個傳說,天山以南有片叫龍堆的 沙漠。掘地幾尺,能挖出龍肉。龍肉食 之,可使人起死回生。每次我和爺爺

萬物沉溺
我穿成了惡毒女配的小胖妹跟班。男主 的好友正在和我告白。「說吧,同不同 意?」

歲年年
和死對頭季臨淵成親多年,我倆點著過 房子、打翻過院牆。皇帝趁他北徵,一 杯毒酒要了我的性命。皇帝以為沒了

此去嘉年
"追梁嘉年的時候,我給他的女神剝芒果。 我芒果過敏,他說不剝就滾出去。 追梁霆的時候,在昏暗的臥室,他握著我的手喊其他女人的名字。 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傷害到我。 我從沒在乎過。 一切都是為了潛伏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