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書名:山河不夜天 字數:3672 更新時間:2024-11-12 00:49:37

  以紙代幣這件事,牽扯甚廣,哪怕是王溱都不敢保證自己能全身而退。他不想將唐慎牽連進來,甚至唐慎知道,王子豐沒說出來的那句話是,哪怕唐慎牽連進來了,也並無大用,甚至有傾頹的危險。


  唐慎對貨幣、政策這些事,本就不甚精通。他今年不過十八歲,才進入官場三年,就算想精通,也需要一些時日。


  長長地嘆了口氣,唐慎心想:“如果是個和平年代,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去工部,為國家修路造橋!”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就是和平年代,可就算是和平年代,他也沒法隨心所欲,當個隻需要技術的技術宅。


  然而王溱不知道的是,他幾乎是將唐慎趕走的,唐慎卻沒想真正脫手這件事。他暗自下定決心,悄然觀察事情動向。


  沒過幾日,蘇溫允又回了刺州,繼續督修刺州官道。


  臨行前,他竟然特意在勤政殿的宮道上等著唐慎。蘇大人一身深紅官袍,哪怕經受了半年的風吹日曬,也是皮膚白皙,俊秀明豔。他見到唐慎,微微一笑:“唐大人,可真是巧了,怎的又遇見了?”


  惹不起還躲不起麼?唐慎恭敬地作揖行禮:“見過工部右侍郎大人。”


  蘇溫允眯起眼睛,凝視了唐慎一會兒。忽然他笑了,伸手指向天空:“唐大人,你瞧瞧這豔陽天,你覺得明日會下雨麼?”


  唐慎心道:你都說了是豔陽天,還說明天會下雨?


  嘴上他卻道:“下官不知。”


  “我卻覺得,盛京快下一場大雨了。唐大人可要準備好雨具,切莫淋湿了身子。淋湿了倒無礙,就怕到時候染上風寒,大病一場。等我從刺州回來,再見不到唐大人一面,就真令人遺憾了。”


  唐慎:“……”


  你咒誰死呢?


  唐慎這次懶得再搭理對方,反正蘇溫允哪哪都看他不順眼,他沒必要理睬,不差得罪這一回。再說了他可是王黨,你蘇溫允有本事就先把王子豐弄死,再來折騰他。


  蘇溫允也沒再捉弄他,這位工部右侍郎大人嗤笑一聲,轉身離開。次日,就離京再去了刺州。


  第二日其實還是個豔陽天,沒如蘇溫允說的一樣,下一場大雨。

Advertisement


  然而開平二十九年,六月十四。


  早朝時,右相王詮上前一步,道:“自開平十九年起,南直隸、湖西諸省,年年稅賦難收。臣有賦改二十三條,願呈交陛下。”


  趙輔雙眼中亮光一閃,他做出驚訝的神情,道:“哦,那朕倒是要看上一看。”


  大太監季福聽了這話,立刻走下高殿,將王詮手中的奏折拿了上來,雙手呈遞給皇帝。趙輔翻開折子,目光遊離地在上頭掃視著。紫宸殿中,鴉雀無聲,隻聽到趙輔翻折子的紙頁聲。


  當朝左相紀翁集垂目看地,不知在想些什麼。


  左丞陳凌海目光狐疑地在王詮和紀翁集的身上掃視,默不作聲。


  右丞徐毖則自然許多,這位三朝老臣淡定地高舉玉笏,平視著趙輔的腳的位置,和平常上朝沒什麼兩樣,好像王詮隻是呈上了一張向趙輔問好的折子。


  趙輔看完後,也沒表露出異樣,他將折子放在季福手捧的託盤裡,道:“此事再議。”


  王詮:“是。”


  不過多時,早朝散了,百官離宮。


  然而左相紀翁集和右相王詮被皇帝單獨叫走,去了垂拱殿,不知要說些什麼。


  唐慎混在四品官員的隊伍中,看著這兩位當朝權臣離去的背影,目光平靜,心中卻百感交集。若是他此刻還是起居郎,今日是他在宮中當差,那他或許就可以知道今天趙輔在垂拱殿裡,要對兩位相公說什麼秘密!


  然而,他不是!


  百官之中,戶部右侍郎秦嗣離開皇宮時,伸出手,驚訝道:“咦,這是下雨了麼?”


  作者有話要說:  小唐郎:想欺負我?有本事你就踩著王子豐的臉來打我呀,來啊來啊!


  隔壁老王:……【開始練字,紙上寫滿四個字——恃寵而驕!】


第77章


  入了夏, 驟雨來得急, 去得也快。


  正式進了六月後, 天氣一天比一天燥熱。許是去年夏天下雨太多,將今年份的涼爽都用光了,今年的夏日格外酷熱。勤政殿中, 四品官員們各個熱得滿頭大汗,偏偏他們身處皇宮,乃是勤政殿政事堂的官, 必須注重儀容。所以哪怕熱得渾身是汗, 他們也不能寬衣解帶,隻能悶不吭聲地忍著。


  唐慎看完一本折子, 思索再三,在折子的最末用綠色的筆寫下兩行小字。


  把這本折子放進看完的那堆奏折裡後, 唐慎又拿起一本折子。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認真看起來。


  “大人們, 喝綠豆湯了。”


  過了晌午,十幾個官差抬著一缸缸綠豆湯,進了屋子。


  眾官齊齊松了口氣, 開始喝綠豆湯。這綠豆湯中沒放任何湯, 嘗起來其實略苦,可到了這時候,有一碗綠豆湯解暑,已經是美味至極。


  喝完綠豆湯,唐慎正要繼續辦差, 就見一個官差捧著託盤,將一疊奏折放到他的桌上。


  官差道:“唐大人,遵徐相公令,今日起您主要便看西北來的軍報。”


  唐慎動作一頓,抬頭道:“聽徐相公令。”


  到了晚上要下衙時,徐毖將唐慎喊過去,道:“今日西北的軍報看得如何了?”


  唐慎微微低頭,恭敬道:“下官以往看的多是各地官員呈報上京的折子,今日初看西北來的軍報,一時還未適應。請相公放心,明日下官定能做得好些。”


  徐毖笑道:“唐大人去過刺州,見過那條刺州官道。你也定然知道,修這三條官道的目的不僅僅是通商往來,更是軍情儲備。此事很多人都有猜測,你也不用意外,我自然是知曉的。然而朝堂中的百官能猜測到一些端倪,遼人未嘗不能。年初,遼人犯禁,一伙自稱山匪的遼人趁著夜色偷偷潛入幽州城中,犯了命案。西北不容易,西北的軍情更是重要。你要仔細看著。”


  唐慎目光平靜地看著地面,道:“是。”


  離開勤政殿,唐慎回憶起今天自己看到的那些西北軍報。


  徐毖說的沒錯,今年西北的形勢比往年更加嚴峻。不僅僅是幽州,從幽州往東,一路到刺州,都有遼人犯禁的傾向。


  地方官員呈報上來的折子,大多是向皇帝說地方上發生的大事,甚至是官員們為了討好皇帝,特意寫上一封奏折,千裡迢迢送過來拍馬屁。


  “但我如果看西北軍報,此後便不再知曉地方上的事了。”


  唐慎心中自有思緒。


  不是說各地官員寫的奏折都會送到唐慎這兒,讓他看。但是現在他是徹徹底底一本折子都看不到了。


  徐毖的行為讓唐慎起了疑心,但當下他也想不出什麼頭緒。


  沒過幾日,六月上旬右相王詮在早朝上呈報的那張折子,就顯出了效果。


  六月廿九,早朝時,紫宸殿中。


  王詮再上前一步,道:“自先帝起,因大宋與遼國交戰不斷,軍中糧餉需求甚多,故國庫空虛已久。但開平十年,我大宋與遼國籤訂和平契約,自此十九年來,兩國各自而治,互不相犯。百姓重稅,因戰亂起。如今天下太平,當有所改變。”


  這話一落地,一人出聲道:“王大人,此話不妥吧。雖說我大宋與遼國相安無事十九載,但每一年,遼人都虎視眈眈。遼人的狼子野心,世人皆知!若隨便減少了軍中糧餉,一旦有變,誰能承擔?”


  說話的是武官中的一個三品將軍。


  大宋的武官大多在各地守衛邊疆,管理各地的軍隊。留在盛京的武官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但正是這些人,從來不畏懼權臣的威勢,哪怕是一個三品參將都敢和王詮叫板。


  王詮也沒生氣,他悶哼一聲,道:“趙將軍,我何曾說過要克扣軍中糧餉?”


  趙將軍:“咦,那你是什麼意思?”


  王詮不再理他,而是對趙輔作揖行禮,道:“臣請陛下,宣臣之賦改二十三條!”


  趙輔幽幽地望著王詮,視線在百官叢中看了一圈。最後他揮揮手,道:“宣。”


  大太監季福立刻走上前,拿出一本折子,大聲宣讀起來。


  賦改二十三條!


  十幾日前,右相王詮就在早朝上說過這六個字,可直到如今,百官才知道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王詮的稅改從地方田稅開始,由下而上,層層剝奪,最終將稅改提升到氏族地主這一階層。他竭力減少收稅時繁瑣的中間環節,甚至提出了直接將地方稅收收取到中央,最終由中央統一調派的條則。


  季福將這條賦改條則讀出來後,朝野震驚。


  放在過去,地方賦稅確實也基本上都先交到中央,再從中央下發下去。但從沒有人會做得這麼徹底,這麼細致!


  如果真按這套方案做下去,國家的稅收確實會有所減少,但百姓卻會更加富裕。長此以往,因百姓富裕了,國庫也會再次充盈起來。問題是,這項賦改對收稅的效率要求極高,且靠近盛京的省府就算了,離盛京較遠的地方呢?


  這時,左相紀翁集上前一步,道:“賦改二十三條,有利有弊,未嘗不可。臣上奏,請重開度支司,以指領二十三條賦改細則!”


  話音落地,紫宸殿中,驟然哗然一片。


  眾人紛紛抬頭,看向站在百官最前方的紀翁集。


  左相紀翁集,是一個十分傳奇的人物。


  紀翁集,字元修,是先帝時期的進士。左相年輕時,並不顯名,被先帝派去邢州某縣擔任縣令,一當就當了六年。後因那一年工部治理黃河有功,左相所治理的縣正好與工部的工程規劃路線撞上了,左相走了狗屎運,被工部的大功勞帶著連跳三級,當上了一府府尹。


  從當了府尹後,紀翁集傳奇的一生便開始了。


  黃河流經邢州,整整穿過了邢州。紀翁集在治理黃河上頗有心得,在他的治下,黃河未曾泛濫過一次,邢州境內,百姓康樂,儼然成了一個桃源居。邢州越漸繁榮,過了五年,先帝也發現了紀翁集這個人似乎有點本事,就把他召進盛京。


  進盛京那年,紀翁集已經四十歲。次年,遼軍來犯,他就跟著大軍去西北打仗了。


  無論是先帝,還是當時統率三軍的徐大元帥,都沒想到,一個四十多歲的書生竟然能大敗遼軍!左相沒有神兵妙計,也沒有以少勝多的傳奇戰役,可他就是一步步穩扎穩打,分頭迎敵,硬生生拆跨了遼軍,用三十萬宋軍打敗了號稱五十萬的遼軍。


  自此,寒門出身的左相就成了先帝的心腹。


  等輪到趙輔當皇帝,紀翁集也屢次立功。開平二十一年,趙輔親自立他為左相,統領百官。


  紀翁集說要重開度支司,這件事不得不讓所有人震驚,甚至還有人將目光悄悄投向了王詮,以及站在王詮身後不遠處的戶部尚書王溱。


  度支司,是被太祖親手廢掉的財政機構。

熱門推薦

一把剪刀

一把剪刀

"當紅女星為了展示自己的個性。 一把剪短了禮服。 而我作為她的服裝造型師。 因為無法將禮服完好歸,被高定品牌永久拉黑。 我失業回家。 卻發現她成了我弟新談的女朋友。 見面時,她身上還穿著媽媽留下來的裙子。"

少年不負

少年不負

"女兒高考零分,被爆上熱搜,成了全國的笑話。 而我領養的孩子,卻超常發揮考上了清華。"

逆命

逆命

我曾救過流落民間的太子,後入太子府做了良娣。 可世人不知良娣陳玉娘。 隻知太子與太子妃舉案齊眉。 我被太子妃刁難責罰,秦疏冷眼旁觀。 夜裡卻心疼地為我上藥。 「玉娘,你與鯉兒是孤的軟肋,孤越護你,越保不住你。」 我拂開他的手,不再言語。 眼前飄過一條條彈幕。 【天哪,太心疼男主了,為了女主一直隱忍。】 【女主懂點事吧,男主才是真的不容易。】

滴滴斷情

滴滴斷情

"我開車幫朋友去接滴滴,卻接到了老公和他的小情人。 兩人在車的後門口忘情地吻。"

日落墜入烏託邦

日落墜入烏託邦

" 孟璃在26歲那年將青春期所積攢的叛逆全釋放出來了。 裸辭,花光積蓄去洛杉磯,與一面之緣的男人叛道離經。 那天是黃昏,在洛杉磯的某個海灘。"

銀河有星星

銀河有星星

京圈太子爺傅亦銘有個嬌寵養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總愛哭鼻子,玩失蹤。 為了她,傅亦銘缺席了我們的婚禮,也缺席了我們女兒的誕生。 後來,我帶著女兒,和他的小姑娘同時出國。 相反的航向,他選擇去找回鬧別扭的小姑娘。 兩個月後,才想起給我打電話。 「出國旅遊這麼久,該回來了吧?」 結果被女兒糯聲糯氣地警告了。 「我已經物色好了新爸爸,你別來搞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