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字體大小:
往日裡隻有大理寺少卿蘇溫允拿罪官當活靶子,生抽死打的份,哪裡有他被人教訓的份。這件趣聞頃刻間傳遍盛京的大街小巷,成了不少官員後宅中的玩笑話。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對得起你早去的爹娘嗎!”
蘇溫允跪得膝蓋都青了,卻哪裡敢對自己的親奶奶放肆。可憐他一個三品大員,被硬生生罰在家裡罰跪,還沒地說去。
這事鬧得滿城風雨,很快連趙輔都知道了。
趙輔將蘇溫允傳喚進宮,好奇地問道:“可是真的?”
蘇溫允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極其精彩,他雙膝都跪腫了,這還能不是真的?
垂拱殿中,傳來趙輔歡快淋漓的笑聲。
不日,工部右侍郎接了聖旨,去刺州巡查修建好的刺州官道。
旨意一下,官員們各有所感。
唐慎倒是覺得有些意思:“蘇家人逼婚一事,未必是假的,十之八九,確實是真的,蘇溫允自己都未曾想到蘇老夫人會來盛京。隻是他被逼得跪在祠堂前,跪了一天一夜……這當真是他蘇溫允做得出來的事?”
唐慎心中感嘆:“無論如何,此事一出,他借機離開盛京。隻怕等到來年立春才會回來,算是避開了三位皇子回京的勢頭。”
蘇溫允順理成章離了京,但旁人可就沒他那般幸運了。
唐慎並不知曉,在蘇溫允離京的前一日,一封奏折就從幽州送到盛京,擺在了趙輔的桌案上。尚書左僕射王溱上書,言表銀引司差事的艱辛,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也非一人一力可以促成。言下之意,字字是在暗示想向皇帝要人,將唐慎從盛京調到幽州,與他一同辦理銀引司的差事。
趙輔早就知曉王溱與唐慎的關系,如今王溱這封折子一寫,甚至還在折子末暗示了一句自己思念唐慎情切。這是寵臣才可以對皇帝說的私密話,旁人並不能看懂,趙輔卻懂得王子豐的意思。
然而將王溱這封寫得花團錦簇的折子展開,趙輔輕描淡寫地寫了一句話。
“朕知曉了。”
Advertisement
即日,趙輔派了餘潮生、徐令厚等人去幽州,獨獨沒有唐慎。
過了幾日,唐慎聽說了王溱向皇帝要人的事,他幾下便明白了其中的彎彎繞繞。他心頭一暖,為王子豐的良苦用心,於是他寫了一封信送去幽州。信上言簡意赅,寫的是前朝一位詩人的五言絕句。
“願君少煩憂,西窗青梅熟。
嗅把黃時雨,安樂喜相逢。”
信送去幽州後,唐慎心情凝重,更思索起趙輔的用意。
唐慎本就是銀引司右副御史,王溱辦事需要人,皇帝將他派去是再合理不過的。可他寧願派戶部左侍郎徐令厚去,也不願派唐慎。
進了臘月,天色漸寒。
唐慎望著盛京城被濃雲遮蔽的天空,皺眉不展。
官場上的風雲變幻,與百姓總是毫無幹系的。
快到過年,姚大娘和唐璜買了許多年貨,又將家中的門上都貼滿對聯。姚三在臘月十六趕回盛京,他一來便帶給唐慎一個好消息:“小東家,您要的東西在遼國果然找著了!”
唐慎驚道:“真找著啦?”
姚三:“還能騙您不成。您原本說那東西在北方很多,未必要去遼國,咱們大宋的竟州附近就該有。可是我找了一年多,始終未曾發現您要的東西,要不就是太少了,不管用。隻是小的不明白,您要它作甚。我找了當地人問了一圈,這東西就是個燃料,煉鐵什麼的都會用到。但打個鐵,用得著您說的那麼多麼?”
唐慎:“它叫何物。”
姚三早就習慣了唐慎從古書上看到某樣東西,不知道姓名,卻要他去尋找。他回答道:“當地人叫它為石墨。通體全黑,硬邦邦的,我是看不出有什麼用了。”
唐慎長嘆道:“原來它叫石墨。石墨……”他笑了笑,“竟然會叫這個,也是有趣。它有什麼用,你不知,其實如今的我也未嘗可知。或許竭盡我這一生,它終究隻是個煉鐵用的石墨,或許它會成為一樣如同金子般,令你痴迷的東西。”
姚三驚訝道:“如此神奇?”
唐慎:“我忽然想起,剛入官場時,我最想做的官了。”
姚三:“小東家,您想當什麼官?可是大官,王大人那樣的一品大官?”
唐慎的目光漸漸平靜下來,他無奈地笑了聲,道:“王子豐那樣的?尚書左僕射?或者向右相王詮王相公那樣,左相、右相,權傾朝野?一品大員啊,我其實從未想過。誰會知曉,那日金榜題名,我騎著高頭駿馬從宣武門走出時,我的目光瞧見了袁穆袁大人。”
姚三:“袁大人是何人?”
唐慎認真道:“工部尚書,袁穆袁大人!”
姚三錯愕道:“小東家您最想做的官,竟是工部尚書?”
“隻是曾經想過罷了。一入朝堂,你能做什麼,未來如何,早已不再由你做主。世事不由人,由天?由君啊!”
伴隨著唐慎回憶往昔,諸多感慨時,五輛馬車從西城門入了京。
五皇子趙基是頭一個回京的。
臘月廿四,二皇子趙尚也從姑蘇府千裡迢迢地趕回盛京。
當日,唐慎便告病家中,不再見客。
三位皇子剛回盛京,都心中忐忑,惴惴不安,不敢輕舉妄動。但皇帝一心求神念佛,隻是見了他們一面,問了幾句“這半年來可吃好穿暖了”,就沒再搭理他們。
四皇子趙敬先去拜訪了京兆尹劉全德,兩人是多年好友,交往一下並無問題。趙敬以此做敲門石,試探皇帝的反應。趙輔對此無動於衷,他便放下心來,漸漸開始拜訪各路官員。另外兩位皇子見狀,也都伸開了手腳,不再那般拘束。
待到臘月廿九,除夕的前一夜,皇帝於宴春閣中設宴,與群臣同歡。
除夕當夜皇宮中是要舉行家宴的,到時到場的隻有皇親國戚。所以每年的前一夜,皇帝會擺宴,與百官同樂。
如此盛大的宴席,唐慎不能再不參與。
入了夜,數以百計的馬車如同長龍,排在了宮門外。身穿官袍的官員們下了馬車,步行入宮。隻要是四品以上的官員,無論身在何職,都可進宴春閣參宴。所以這一路走來,唐慎見到了一些認識的官員,大多卻是不認識的。
宮娥點燃宮燈,隻見華燈之間,三位皇子各自被簇擁著進了宴春閣。
第133章
夜色漸沉, 隻見花萼弄影, 月色迷輝。
宴春閣坐落於御花園的西側, 於一片綠樹掩映間。窗戶是珍寶閣特制的水晶琉璃窗,宮殿中燈火通明,照在那晶瑩剔透的窗戶上, 更顯得流光熠熠。大臣們身穿官服,一個個入了席座。皇帝的左側坐的是二皇子趙尚和四皇子趙敬,五皇子趙基則坐在他的右手。
官員們按著品階, 依次坐下。
唐慎坐得算不近不遠, 他左手坐的是國子監祭酒,右手坐的是一位翰林學士。
宴春閣之宴算不上家宴, 卻也與家宴相去不遠。
皇帝入席後,與幾位皇子說了會兒話, 又與幾位相公說起話來。他們說的是私密話,隔得遠的根本聽不見一個字。這便是皇帝的寵信。
唐慎“大病初愈”, 不能喝酒,他一邊飲茶,一邊悄悄地望著皇帝那方。
隻見皇帝的臉色略顯蒼白, 他也未曾飲酒, 而是時不時地喝著一碗褐色的藥湯。他時而與左相紀翁集交談,時而與右相王詮說話。三位皇子竭力想插入他們的話題,可總是說不上話,他們憋得臉色發紅,又沒有辦法。
然而皇帝的身後還站著一個人, 不是大太監季福,而是一個穿著素色僧袍的圓臉和尚。
他手中捏著一串佛珠,輕輕撥弄著,臉上掛著一抹如沐春風的笑容。倏然,他抬起頭,看向唐慎。唐慎心中一緊,他立刻移開視線。
善聽微微笑了起來,等過了會兒,他俯下身在趙輔的耳邊說了句話,趙輔也笑了起來。
晚宴到一半時,終於有皇子按捺不住。
四皇子趙敬走出席位:“兒臣自去了既州後,得了一塊天外飛石。此石形狀獨特,兒臣見了後十分欣喜,想將其獻給父皇。”
趙輔露出驚訝的神情:“天外飛石?搬上來瞧瞧。”
趙敬的人立刻搬了一塊半人高的石頭進殿。滿座的大臣們看清石頭的情況,紛紛驚嘆起來。
“這天外飛石竟形似如意,當真是富貴吉祥的好徵兆啊!”
趙輔也很喜歡,他笑道:“你有心了。”
趙敬喜出望外。
四皇子出了風頭,其他兩位皇子怎能落於其後?
趙尚和趙基紛紛獻上自己尋來的禮物,想要討皇帝歡心。然而珍寶易尋,有寓意的禮物卻難找得很。他們找的禮物都珍貴有餘,在吉祥如意的好兆頭上卻遠遠比不上趙敬那塊如意形狀的天外飛石。
戌時,晚宴結束,群臣離宮。
唐慎離開宴春閣時回首看了一眼,隻見善聽和尚緊跟在趙輔身後,悄然離去。
次日,便是除夕。
官員早就放假休沐,唐慎幫著姚大娘、奉筆把家中裝點一番,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包起了餃子。到除夕夜,眾人正圍著吃飯,一個官差敲響探花府的大門。姚三去開了門,拿回來一封信,說是從幽州寄來的。
唐慎立即拆開信看了起來,隻見上頭唯有一行短短的詩。
同樣是前朝某位詩人寫的,隻是這詩被改了一些,改成了:“兩情若是久長時,亦思及朝朝暮暮。”
改是改的不怎麼樣,唐慎看了卻心頭一熱。他把信拿去書房,仔細地放在書匣中。出了門,姚三正要放鞭炮,見到唐慎,他道:“小東家可要親自來點燃這個炮仗?”
唐慎捋起袖子,笑著走上前:“交給我吧。”
鞭炮砰的一聲上了天,又是新的一年。
然而誰也不知,與此同時,大宋皇宮中,卻是一片死寂。
除夕夜,尋常百姓要吃團圓飯,皇族們也不例外。六王爺趙敖下午就進了宮,今年是第一次沒有太後的家宴,他需要陪著皇帝。
並不是每個皇族都能入宴,今夜參與這場家宴的皇族隻有趙敖和他的王妃,以及景王世子趙瓊。還有三位皇子,以及三位皇子的母妃。
人數不多,大抵有十人左右。
熱門推薦

竹馬逼我嫁老頭,說老頭死後救我,我:新皇要繼承後妃
"我跟他青梅竹馬。 結果他逼我和親。 隻因他心疼妹妹,不想她嫁給老頭子。 “朝真公主風華絕代,遠勝永安公主,為和親最佳人選。” 一句話,我嫁給了老頭子。 老頭子駕崩,依舊例妃嫔殉葬。 他急了,說著要帶我回家。 可他不知道,我改名換姓。 成了新皇唯一的皇後。"

雕骨生香
荀容是陳國最好的雕骨師。她眉眼淡淡,一雙巧手輕輕撫過 那些或光滑,或細長,品貌不一的骨頭,精心雕琢下,就能 將它們變成僱主所需要的各種物件。

白龍傳說
中原有個傳說,天山以南有片叫龍堆的 沙漠。掘地幾尺,能挖出龍肉。龍肉食 之,可使人起死回生。每次我和爺爺

萬物沉溺
我穿成了惡毒女配的小胖妹跟班。男主 的好友正在和我告白。「說吧,同不同 意?」

歲年年
和死對頭季臨淵成親多年,我倆點著過 房子、打翻過院牆。皇帝趁他北徵,一 杯毒酒要了我的性命。皇帝以為沒了

此去嘉年
"追梁嘉年的時候,我給他的女神剝芒果。 我芒果過敏,他說不剝就滾出去。 追梁霆的時候,在昏暗的臥室,他握著我的手喊其他女人的名字。 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傷害到我。 我從沒在乎過。 一切都是為了潛伏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