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字體大小:
嘶吼聲、馬蹄聲震蕩大地,刀戟相交碰撞,發出錚然聲響。鮮紅的血液噴湧而出,灑在黑黝黝的地面上,頃刻間與土壤融為一體。空氣裡,血腥味、汗味、馬匹的牲畜臭味融在一起,味道混亂不堪,好像一把沉重的大錘轟然錘在大地上,讓人難受到想要嘔吐。
天空傾軋,與四周龐大的山體相比,這萬人對戰,顯得渺小又殘忍。
這一戰,殺得昏天黑地,血流漂杵。
黑狼軍節節敗退,宋軍趁勝追擊。
周太師於軍帳中運籌帷幄,當斥候傳來前線消息,他雙手震顫,猛然起身。年邁的老將穿甲披胄,周太師一手拔出帳中那柄漆黑鎏金的畫杆方天戟,高聲喝道:“隨本帥出徵!”
帳中,諸位老將熱淚盈眶,紛紛響應:“末將願追隨大元帥!”
九月初四,西北軍情傳至盛京,皇帝看後,連道三聲好。
開平三十六年九月初二,徵西元帥李景德率領飛龍軍,大敗敵軍兩萬人,趁勢反攻,攻下城門!
時隔一百零四年,大同府再次歸屬宋人。
第166章
拿下大同府後, 西北大軍勢如破竹, 僅僅三天, 便攻下了臨肇府。
遼國朝堂內外,哗然大驚。
遼帝剛駕崩,兩國戰事又吃緊, 正是遼國內外動蕩、風雨飄搖之際。派去大同府參戰的十萬黑狼軍,此刻隻剩下不足四萬人。王子太師耶律定怒而不發,好似一隻蟄伏伺機的猛虎, 等待適當時機發出致命一擊。
因遼帝剛駕崩不久, 南方戰事大敗,遼國官員紛紛上書, 請王子太師裁定,盡早與宋國和議。
二十六年前, 大宋與遼國斷斷續續打了十年的仗,最終是大宋險勝, 可遼國來議和時,卻趾高氣揚,絲毫沒有戰敗國的羞恥與膽怯。可如今, 遼國使團快馬加鞭來到盛京, 禮部尚書孟阆再次作為使臣,接待對方。
遼使再不那般張揚跋扈,當日,遼使請求觐見宋帝,被孟阆一口回絕。
Advertisement
“再過數日, 便是我大宋皇帝的天誕之際,遼使可有準備好賀禮?”
領頭的遼使一時錯愕道:“宋國皇帝的生辰,不是還有一月之久?”
孟阆雙目炯然,聲音呵斥:“那便是沒有賀禮了?沒有賀禮,空著手去見我大宋皇帝。遼使可知,我大宋是禮儀之邦,所謂來往不玩非禮也。但既然未曾有‘來’,那自然就不會有‘往’。
遼使無奈,隻得差人回國,給宋帝準備賀禮。
待到九月下旬,兩方和議,重新籤下和平協約。
遼使怒道:“大同府與臨肇府便罷了,如今已被攻下。但金熙府為我大遼領土,如何能送給你們宋人?”
孟阆冷笑一聲,據理力爭:“遼使口中的大同府、臨肇府和金熙府,一百零四年前,還不叫這個名字,它們叫焦州、函州、定州!既然早是我大宋領土,為何不歸還給我大宋?”
遼使諷刺道:“如何,當本官不知道,你宋國的西北軍在金熙府外攻了半個月,連城門都沒摸到過嗎?”
金熙府,是三府中最易守難攻之地。它三面環山,一面傍水。中原西北之地最大的一條河流熙江,就擋在金熙府與臨肇府中間。宋軍想要渡河,就花費諸多力氣,元氣大傷。想再攻下金熙府,難如登天。所以宋太祖改了此地名字,稱為“定州”。
不是攻不下,但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
這事孟阆如何不知曉?
他亦知曉,如果他今日無法拿下定州,那麼第二日,李景德便會率領十萬大軍,再次攻向定州。
李景德回京時曾調侃過他,說他們這些文官隻是筆頭嘴皮上的功夫,可孟阆閉上眼,再睜開時,他仿佛在那長長的桌案上,看到了殺聲四起的沙場。黃土漫天之際,刀刃相向,血肉橫飛,屍溫餘涼。
孟阆定了定神,他微微一笑,道:“哦?據本官所知,如今你遼國二皇子耶律舍哥,剛剛回到上京吧?”
遼使面色一變。
“遼帝駕崩,遼國正是內憂外患之際。我大宋兵強馬壯、國富民強,金熙府雖說易守難攻,但若是強攻,必然會回歸大宋。隻是到那時,將最難攻下的金熙府攻下後,我大宋鐵騎大可一舉向北,趁勝追擊。”
“你敢!”
孟阆怒目圓睜:“我大宋男兒,徵戰沙場,馬革裹屍,一往無前。有何不敢!”
開平三十六年九月廿九,宋遼兩國籤訂協約,遼國歸還焦州、函州、定州三地,還屬宋國,並賠償白銀二百萬兩,寶駒一百匹。
此約一出,舉國歡騰。
皇帝大賞禮部尚書孟阆,賜觀文殿大學士,兼任禮部尚書。
唐慎也頗為訝異,此時梅勝澤因為被抓一事,風頭正盛,在回幽州交接完官職後,便被唐慎找了個機會調回盛京,在工部任五品郎中。原本唐慎也打算調王霄回京,但王霄選擇留在幽州,繼續辦差事。
西北大捷,百官歡喜,梅勝澤也難掩喜色。
唐慎道:“三州還宋是板上釘釘的事,我卻沒想到,孟大人竟然還能從遼人嘴裡撬出賠償。”
梅勝澤:“二百萬兩白銀雖說豐厚,但對我大宋來說,隻不過是一年稅收罷了。隻是寶馬難求,這一百匹汗血寶馬,可是真正的寶貝。”
“豈止如此?”唐慎感嘆道,“孟大人著實是花了功夫的。這二百萬白銀和一百匹寶馬,不僅僅是錢財,更是千年後回望如今,我大宋再也不畏懼遼國的開始!”
千載萬事,史書一字。
唐慎讀過歷史,他如何不明白,《焦州協約》定然會是史書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此,西北大軍班師回朝。
十月初四,皇帝親自出城門迎接。
這一幕二十六年前也曾經發生過,那時大宋慘勝,大軍回朝,那時才四十多歲的趙輔出了城門,雙手扶起老太師,賜下了“太師”名銜,成就了大宋開國以來唯一一個活著的太師。
二十六年後,唐慎站在三品官員的隊列中,他抬起頭,隻見那朝陽升起之處,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氣勢巍峨。馬蹄踏過之地,皆是陣陣撼動。身披銀甲的年輕元帥手持長槍,頭頂金玉銀翎,他單手撐著馬鞍,一躍而下,單膝跪地,對皇帝道:“臣李景德不負所託,攜西北大軍面聖!”
趙輔龍顏大悅:“好!”
言罷,他拉著李景德的手,進了盛京城門。
百官緊隨其後,一同回城。
蘇溫允遠遠瞧見此情此景,鼻子裡發出一道冷哼:“沒曾想周太師沒回京,倒是派他回來了。”
周太師留守西北,鎮壓三軍,所以此次班師回朝是由李景德領軍。如果太師回來,皇帝就會去扶起太師,而不是李景德了。
“李將軍的胡子怎麼剪了。”
蘇溫允猛地回首,隻見唐慎不知何時站在他的身後。
唐慎行了一禮,輕輕笑道:“蘇大人。”
蘇溫允看他一眼:“唐大人。”
唐慎作狐疑狀:“蘇大人可知,為何李將軍把胡子剪了。在幽州時我曾聽人說過,李將軍生了一張俊俏面龐,每每上陣殺敵,都不具威懾。於是他特意留了一臉絡腮胡,作威武雄壯之姿。”頓了頓,唐慎認定:“胡子便是他的命。”
蘇溫允好笑道:“我如何知道,那李景德想剪胡子剪胡子,關我何事?”
唐慎:“哦,這樣啊,下官明白了。”
唐慎沒再說話,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蘇溫允一眼,看得蘇溫允嘴角一抽,還沒說話,就見唐慎轉身離去了。
蘇溫允:“……”
你明白什麼了你明白!
這特麼到底像誰?這種可氣的模樣,眼熟極了!
蘇溫允倏然一愣:“王子豐?”
蘇溫允若有所思。
當日回家,唐慎將自己調侃蘇溫允的事告訴給了王溱。
“我早就聽梅勝澤說了,李景德刮胡子是因為蘇溫允說,不刮胡子,就不給情報。於是我就學著師兄那樣,拿話堵一堵蘇溫允,調侃他。以前不覺得,現在才發現,看別人無話可說的樣子可真有趣極了,難怪師兄總是這樣。”
王溱頓然失笑:“我何時總是調侃他人了?”
唐慎:“哦,你沒有?”
王溱認真地望著他,語氣誠懇:“隻調戲你罷了。”
唐慎:“……”
天子大壽,西北大捷,雙喜臨門。
開平三十六年十月十三,皇帝大賞功臣。
朝堂上,幾乎一半武將都官升一品,文官們也各有賞賜。
唐慎和蘇溫允本該受到賞賜,但因謀遼一事為隱秘,不可暴露,所以皇帝私下分別召見二人,許以嘉獎,也安撫二人不必焦躁。
唐慎自垂拱殿中出來,心中已經有了定數。他知道自己的賞賜少不了,隻是需要一個時機。
所謂時機,總是來得無比突然。
十一月廿七,工部造改部研發新型紡織機,與籠箱相配使用,同時可織出十匹布,且耗時極短。這新型紡織機便是唐慎帶領工部官員、工匠研發出來的,他借用上輩子對西方紡織機的經驗和認知,提出了一些改良。工部工匠在此方向下,改良斜織機,設計出了新型紡織機。
紡織機織出的第一匹布,被唐慎拿去送到了聖前。
趙輔輕輕撫摸這匹布,此布比不上蜀錦、比不上蘇繡,但他看了許久,然後抬頭,對唐慎道:“這便是景則曾經與朕說的,新的世界?”
唐慎不卑不亢,作揖道:“這便是新世界的開始。”
待唐慎離去後,趙輔坐在龍椅上,聲音平緩地對大太監季福說道:“這朝堂上,你知曉朕最喜歡誰嗎?”
季福心裡咯噔一聲。
熱門推薦

竹馬逼我嫁老頭,說老頭死後救我,我:新皇要繼承後妃
"我跟他青梅竹馬。 結果他逼我和親。 隻因他心疼妹妹,不想她嫁給老頭子。 “朝真公主風華絕代,遠勝永安公主,為和親最佳人選。” 一句話,我嫁給了老頭子。 老頭子駕崩,依舊例妃嫔殉葬。 他急了,說著要帶我回家。 可他不知道,我改名換姓。 成了新皇唯一的皇後。"

雕骨生香
荀容是陳國最好的雕骨師。她眉眼淡淡,一雙巧手輕輕撫過 那些或光滑,或細長,品貌不一的骨頭,精心雕琢下,就能 將它們變成僱主所需要的各種物件。

白龍傳說
中原有個傳說,天山以南有片叫龍堆的 沙漠。掘地幾尺,能挖出龍肉。龍肉食 之,可使人起死回生。每次我和爺爺

萬物沉溺
我穿成了惡毒女配的小胖妹跟班。男主 的好友正在和我告白。「說吧,同不同 意?」

歲年年
和死對頭季臨淵成親多年,我倆點著過 房子、打翻過院牆。皇帝趁他北徵,一 杯毒酒要了我的性命。皇帝以為沒了

此去嘉年
"追梁嘉年的時候,我給他的女神剝芒果。 我芒果過敏,他說不剝就滾出去。 追梁霆的時候,在昏暗的臥室,他握著我的手喊其他女人的名字。 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傷害到我。 我從沒在乎過。 一切都是為了潛伏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