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字體大小:
但呂公弼這個回答,其實無異於已經站在崔桃這邊了,是個人都能明白,作為晚輩的他這麼說話就是在給長輩面子。
崔茂頗為無語地瞪一眼呂公弼,又自嘲地笑了一聲。忽然覺得自己這是自作自受,本意此來便是為了張羅呂公弼和崔桃的婚事,滿意之處不正是呂公弼對崔桃的痴情?如今呂公弼為了崔桃,選擇敵對他,崔茂頗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
“父親一路走好。”崔桃對崔茂客氣道。
崔茂瞪一眼崔桃,根本無法掩藏他對崔桃的嫌惡態度。他恨不得當場發作,跟她斷絕父女關系,但是他深知這場面他如果無法自控的話,他的名聲便不能要了。所有人都站在崔桃那邊,覺得他不是慈父。
但終究他是父,她是女,且等著以後,不信收拾不了她!
崔茂不多言了,回身便走。
家僕卻不知該不該把這些特產帶上,忙去問詢崔茂的意思。
崔茂隻得硬著頭皮應下,如今這眾目睽睽的局面,他不帶也得帶。
於是各種土特產都被安置在了馬車上,菊花不好放,就放在了編筐裡,然後穿著繩子,綁在貨物外圍,剛好夠一圈兒。滿馬車的東西,高高地擺放著,帶著尖兒。等車行駛起來的時候,那一圈被安置在編筐裡的菊花苗兒便左搖搖右晃晃,好像很歡樂一般。
崔桃看著漸行漸遠的馬車,給王四娘使了一個眼色。王四娘當即和萍兒一起,騎著小毛驢慢悠悠地跟上去了。
呂公孺摸了摸鼻子,然後拍了下呂公弼的肩膀,不禁感慨他二哥太難了。一方面不想惹自己的心上人生氣,另一方面還不能得罪未來的嶽父,但就怕他不管怎麼做,都討不了好。
呂公孺忙借口他約了朋友,逃離了現場。
呂公弼默然看著崔桃,似乎表情一直冷肅沒有變化,但頻繁滾動的喉結已經彰顯了他的在意。
“這三年來想必是有女子傾慕於你的,為何不應?”崔桃突然問呂公弼。
呂公弼怔了下,“明知故問。”
“她們之於你,便如你之於我。”
Advertisement
崔桃意在告訴呂公弼,別的女子對他來說沒感覺,那他對於她來說也是一樣沒感覺。
呂公弼嚴肅蹙眉,緊盯著崔桃。
“今日多謝,改日你有事,我能幫得上忙的,定竭盡全力。”崔桃對呂公弼拱了下手道謝,隨即瀟灑上馬,離開了。
呂公弼盯著崔桃的背影,唇緊抿成一條線。
半個時辰後,城門內不過十丈遠的茶鋪攤。
崔桃正坐在其中一張桌子邊兒飲茶,等來了折返的王四娘和萍兒。
王四娘和萍兒下了毛驢,就直奔崔桃跟前。
崔桃早在桌上給她們倆倒好了茶。
王四娘端起茶碗一飲而盡,對崔桃道:“被崔娘子猜著了,崔知州在半路命人把那一車子東西都給扔了。我和萍兒也沒闲著,回來這一路見人就喊前頭路邊有好東西可以撿,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那些東西都是崔知州扔的。”
“做得好。”崔桃淡然道。
隻要讓外人知道崔氏父女之間有隔閡,崔茂回頭若想再以‘孝’之名壓她,就沒那麼容易了。這件事她的確是先下手為強了,但如果她不下手,在與崔茂的父女關系上,崔茂必定會以絕對的優勢壓制她。
快穿這麼久,什麼奇葩醜事沒見過?人情冷,親情薄,又算得了什麼。理論上,這世界的‘自己’早已死在狗頭铡下了。所以崔桃不會聖母地去顧念什麼父女感情,於她而言,一切的相處都對應的。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無情無義,便休怪我下手為強。
“崔娘子太不容易了,若我有這樣的父親,隻怕早氣得想不開,天天以淚洗面,甚至不想活了。”萍兒深吸一口氣,似乎還有怒火沒撒出去。
崔桃見茶攤外有倆人捧著一盆菊花路過,她令王四娘和萍兒先走。
崔桃蹭地起身,攔住那倆人的去路,瞧那兩盆花,大聲問:“這花怎麼在你們這?說!你們是不是在路上打劫了我父親!”
“什麼打劫,這位小娘子可不要亂冤枉人!這花是我們在半路上撿的,聽說是有什麼富貴人故意把一車東西不要,扔了,大家見了都在瘋搶呢,有的人拿不動了才不拿這花。我們趕去得晚,也就隻能搶兩盆菊花回來。”
“再說這菊花都長得差不多,小娘子怕是認錯了吧?怎麼就知道是你父親那盆?”另一人嘲笑道。
“這菊花是我親自送給父親的,每一株我都細心挑選過,我自然是認得。不信你們自己看,每個花盆下面都寫著一個‘崔’字。”崔桃讓他們看一看盆底。
這時候茶鋪和來往的路人都爭吵聲所吸引,湊熱鬧看。
倆中年男子隨即查看花盆底部,果然有用毛筆寫的指甲大小的‘崔’字。
崔桃:“咱們這就去開封府好生說道說道!”
“哎喲,小娘子饒命!我們真不知道,真是撿的,沒打劫啊。”倆中年男子無奈地辯解道,真怕去官府招惹是非。二人驚惶之際,看見城門那便又進來一位中年婦人,一手手拎著三個紙包,另一手也捧著一盆菊花。他們忙指著那婦人表示,當時她也在,大家都是一起在路邊撿的。
婦人聽說崔桃的指責,忙道:“這我倒是聽人說了,這些東西都是崔知州故意不要的,卻不是我們搶!”
大家這就聽明白了,問崔桃那崔知州是不是她的父親。
崔桃窘迫地看看眾人,抿著嘴不說話。
這時候,曾在城門外正好瞧過崔桃送父熱鬧的百姓,直拍大腿嘆道:“原來是崔娘子送給父親的東西都被扔了?”
眾人皆望向崔桃。
崔桃用胳膊捂著眼睛,飛快地消失在人群裡。
事情發生得太快,大家因沒得到正主兒的親自確認,反而都好奇心想要去弄明白。大家便八卦地討論起來,各自提供自己所知道的消息。有好事者,再見有拿著筐、菊花、醬菜壇子等物進城的人,都會主動問幾句打聽情況。最終大家就搞得非常明白了,崔娘子的父親崔知州在城外裝模作樣地接了女兒的孝敬,轉頭就變臉了,嫌棄地把東西給扔了。
這事兒有些好笑,又有些蹊蹺奇怪,好好做父親的人,因何要這般對待女兒?於是,此事很快便成了滿汴京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汴京內傳開了。
以至於被某位皇親家眷聽說,好事特意打聽其中經過,在面見劉太後的時候,便把這事兒當個笑話去講給了劉太後聽聽解悶。
劉太後早些時候便知道崔桃這個人,聽說她在開封府因立功卓著而被赦罪。其協助破獲的幾樁案子,皆撲朔迷離,也都是影響頗大,包拯都曾上奏過,所以劉太後都略有耳聞。
這獵奇的事兒,她以前也沒少聽過,這一次也不過當成耳旁風,聽完就過了。
兩日之後,崔茂呈上折子,參開封府扣押他的女兒不讓領回。
此事當即引起了朝中御史們的關注,特別是刑部的林尚書,因喪子一事對開封府頗有仇怨,他暗中周旋,撺掇幾名御史聯名把此事奏稟至劉太後和趙禎跟前,指責開封府不顧倫常,強押人家的女兒留在開封府不放。
“既已赦罪,女從父命,理當歸家。”御史們對劉太後和趙禎紛紛表態。
劉太後沒有吭聲,冷眼看著趙禎如何處置此事。
趙禎自然是覺得崔桃這等奇女子,理應留在開封府受到重用,但是聽著御史們喋喋不休地在他面前說著綱常倫理,趙禎僅憑自己一張嘴那裡鬥得過這些專業挑刺兒的嘴。
趙禎便招來包拯問話,包拯滿臉懵地表示不清楚,便再將韓琦叫來解釋。韓琦便簡述了崔桃誤燒簿冊的經過,且與倉曹參軍立了文書約定,表示當時崔茂和呂公弼都有在場作證。
趙禎笑了一聲:“這崔茂明知緣故卻還有參此本,不知存何居心?”
剛才說得唾沫星子滿天飛的幾位監察御史,如今個個都不約而同地面覷地,不吭聲了。他們心裡倒是免不得罵起了林尚書,竟撺掇他們搞這種傻事兒。且等著,這仇記下了,以後也要他好看!
趙禎見這些嘴巴厲害的都老實不說了,偏要質問這些御史,都必須說一說這崔茂此番參本到底是何用意。
“臣聽說崔茂有意討女兒回去結親。”
“怕是要親上做親,巴結富貴。”
“崔茂與呂相連襟。”
……
這些御史們嘴巴毒慣了,挑起崔茂的毛病也不含糊。
韓琦立在包拯身側,倆人此事都默不作聲。
簾後的劉太後喝了口茶,目光銳利地掃過在場幾名御史,以及包拯、韓琦,嘴角輕輕勾起。她垂眸擺弄了一下自己手上的寶石戒指,從始至終沒說一句話。
出宮後,包拯便稱贊韓琦此事辦得妥當。
韓琦微微頷首,“太後未言一語。”
“無礙。”包拯拍了下韓琦肩膀,感慨最近他擔了兩份兒政務,必然累壞了。如今王判官終於病愈歸位,囑咐韓琦好生休沐兩日。
……
臨近端午,開封府沒什麼大案了,隻有幾樁催繳糧稅的活計。
這‘老賴’什麼時候都有,在宋朝也不例外,越是體面的大戶,反而越摳摳搜搜不愛出錢。更因為這幾戶跟皇親國戚粘著點邊兒,倒也不敢追狠了,隻怕把人給得罪了。
這些人中尤為以王員外、甘員外和萬員外最老大難。王判官黔驢技窮的時候,身邊人向他提議借調人馬來處置此事。
“我都拿這些人沒辦法,多借幾個衙役就能成了?”王判官直搖頭,直嘆不可能。
“這借來的自然不能是一般人,得是咱們開封府最厲害的那位才行。”黃文書說道。
熱門推薦

竹馬逼我嫁老頭,說老頭死後救我,我:新皇要繼承後妃
"我跟他青梅竹馬。 結果他逼我和親。 隻因他心疼妹妹,不想她嫁給老頭子。 “朝真公主風華絕代,遠勝永安公主,為和親最佳人選。” 一句話,我嫁給了老頭子。 老頭子駕崩,依舊例妃嫔殉葬。 他急了,說著要帶我回家。 可他不知道,我改名換姓。 成了新皇唯一的皇後。"

雕骨生香
荀容是陳國最好的雕骨師。她眉眼淡淡,一雙巧手輕輕撫過 那些或光滑,或細長,品貌不一的骨頭,精心雕琢下,就能 將它們變成僱主所需要的各種物件。

白龍傳說
中原有個傳說,天山以南有片叫龍堆的 沙漠。掘地幾尺,能挖出龍肉。龍肉食 之,可使人起死回生。每次我和爺爺

萬物沉溺
我穿成了惡毒女配的小胖妹跟班。男主 的好友正在和我告白。「說吧,同不同 意?」

歲年年
和死對頭季臨淵成親多年,我倆點著過 房子、打翻過院牆。皇帝趁他北徵,一 杯毒酒要了我的性命。皇帝以為沒了

此去嘉年
"追梁嘉年的時候,我給他的女神剝芒果。 我芒果過敏,他說不剝就滾出去。 追梁霆的時候,在昏暗的臥室,他握著我的手喊其他女人的名字。 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傷害到我。 我從沒在乎過。 一切都是為了潛伏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