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書名:山河願 字數:3671 更新時間:2024-11-01 16:02:10

12


景和十二年。


公主和親的第二年。


我終於也履行起皇後的職責,生下了大周的嫡長子永基。


溫聿是個好皇帝。


自從溫昭去了北羌,他也在努力做個好夫君。


他會親手為我描眉,親手為我做長壽面,還親手為我打磨了東珠鑲嵌的鳳簪。


一樁樁,一件件,都在證明著——


他在努力愛上我。


是的!


努力愛上我。


我們不再年輕,也不該再任性了。


每個人都得扛起自己的責任。


扛起來,走下去,才能對得起困在異國的溫昭。


這些年。


御書房裡,燈火通明;京郊外的軍營裡,燈火通明。

Advertisement


每個人都盼著,盼遠在北羌的溫昭平平安安,盼我大周國力強盛的那日,接公主回朝。


可阿爹沒有盼到這一天。


他南徵北戰,將一生都獻給了大周江山。


卻在永基會叫「外祖父」的那一年,含笑而終。


阿爹說:


「打了一輩子的仗,聽到別人的孩子喊祖父,打心眼裡羨慕呀!」


可羨慕又怎樣,邊關不寧,失地未收……


隻有沈家兒郎拼盡全力,才能讓天下百姓生有所養、老有所依。


既是如此,他這個祖父不當也罷。


「活著!收復失地,解江山之困,接公主回家……」


這是傾盡力氣的阿爹,對大哥的最後一句交代。


景和十五年,北羌皇帝病死。


忌憚愈加強盛的大周,北羌新皇特意下令,送和親五年的公主回家。


隻願兩國修好,化百年幹戈為玉帛。


三百五十七年了!


大周建國三百五十七年,這仗就斷斷續續地打了三百五十七年。


多少忠骨埋沙場,多少老嫗至死盼兒歸……


等到今日,終於迎來和平了。


朝臣欣喜,百姓欣喜。


金鑾殿裡,更有朝臣跪地請命。


工部請命重修忠勇侯府,禮部請命為公主趕制嫁衣,欽天司請命排良辰吉日。


他們要皇帝賜婚。


要給錯過五年的公主和將軍,一場盛大的婚宴。


歡欣鼓舞的前朝,唯有德高望重的姜相蹙眉不展。


隻因前朝失地未收。


他北羌王宮,依舊穩穩地築在我大周無數兒郎的白骨之上。


這位輔佐兩代帝王的老臣,不惜彎下筆直了一輩子的脊梁,跪在金鑾殿上。


就如他當年不同意公主和親般,如今也不同意公主嫁將軍。


消息傳到慈寧宮,早已經放權的太後,也發了火,大罵皇帝胡鬧。


帝王無奈,隻能暫緩此事。


姜芙偷偷安慰我:


「來日方長,隻要溫昭回來,早晚會嫁給你大哥。」


來日方長,一切就有轉機。


可我們的小公主再也回不來了。


溫昭,死了……


死在了異國和親的第五年。


死在了她重回故土,要與將軍團圓的路上……


13


沒人知道那個陪伴公主五年的婢女,為何要行刺公主。


就如同沒人反應過來這一切,那個婢女就自刎在了公主身邊。


一切猝不及防。


唯有那把沾了鮮血、來自北羌的匕首,出賣了一切。


大周的將士怒了。


匹夫之怒,血濺五尺。


他們聽不見北羌的辯解,緊緊跟隨最信任的將軍,瘋了一般地攻陷北羌。


在這場關乎兩國存亡的生死決鬥中。


將士們沖鋒陷陣,見人就砍,一直到攻陷北羌王國,收回前朝割據的失地。


大周與北羌血戰數百年,歷經五代朝堂,不知賠上了多少兒郎的性命。


這場長達三百五十七年的戰亂,終於終結了。


它終結在溫聿執掌江山的第十五年,終結在我沈家駐守邊關的第五代,也終結在溫昭公主回來的路上。


江山已掌、失地已收……


曾經立下的年少誓言,明明已經實現了大半。


可就如同那個眉眼含笑、純凈如小鹿的好姑娘,再也回不來般。


我們這群人的年少情意,也徹底耗盡了。


14


溫昭走後的第二年,太後也去了。


這個同樣出身沈家將門,也曾要持劍戍邊關的女子,十六歲母儀天下,二十六歲垂簾聽政……


從先帝到吾皇,她守了這座深宮整整二十五年。


隻為輔幼主成才,保江山無恙。


這寂寥一生,她不負先帝重託,不負沈家忠名。


卻也愧疚因一生的權衡利弊,生生拆散了兩對有情人,又折斷了一個將門之女的翅膀。


因為愧疚,才總想補償些什麼。


臨終那日,太後盯著溫聿腰間的那枚舊荷包,虛弱地笑了起來:


「姜芙是個好姑娘,接她進宮吧!」


十三歲的姜芙,一眼看上了為自己撿風箏的皇帝哥哥。


隻因少女一場情動,她心裡再也容不下別人了,生生把自己拖成了老姑娘。


那年僅有十七歲的帝王,何嘗不喜歡那個明媚張揚的姑娘啊?


他身上總掛著的舊荷包,是十三歲的姜芙所繡。


猶記宮苑疏影,桂花飄滿天。


看溫昭跟嬤嬤學繡荷包,姜芙吵著鬧著也要學,結果荷包繡得又醜又難看。


她心高氣傲,聽不得我們取笑,醜巴巴的荷包被她狠狠扔出窗。


兜兜轉轉,年少難以圓滿的情意,卻被意中人仔細撿起。


從年少到如今,一經珍藏,就是這些年。


情意是真的,心動是真的。


可是呢!


可是呢!


殿外大雪紛飛,跪在地上的溫聿背脊僵硬,眸底悲哀之意漸濃:


「母後,回不去了……」


回不去了。


簡單的四個字,就是我們這群人最終的結局了。


隻因溫昭死了。


他與姜芙之間,也隻剩下錯過的情、破碎的心。


若還有機會,撿起來縫縫補補。


真心也成了戒心。


北羌滅了,失地收了……


可那把沾滿溫昭鮮血的匕首,卻成了帝王心中的一根刺。


這是心結,多少成全都解不開的心結。


他這一輩子,有多放不下姜芙,便有多恨自己。


他有多思念溫昭,便有多恨為大周江山殫精竭慮的姜相。


誰讓那把繳獲於北羌的匕首,出自丞相府呢!


誰讓那個行刺溫昭的婢女,是姜相千挑萬選出來的呢!


15


姜相下獄,是景和十九年。


朝堂風雨再來,百官惶恐不已。


所有的變故,都是因為一場命案。


幾個錦衣華服的官家少年,在京城肆意縱馬。馬匹受驚掀翻了菜攤,將一個老農婦活活踩死。


事情傳到朝堂,皇帝大怒,將那幾個紈绔子弟打斷腿,問罪父輩。


一切本該結束,可溫聿卻以此為由頭,開始徹查朝堂與世家。


他登基十九年,再不是那個需要群臣庇護的小皇帝了。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肅朝堂中,不乏貪汙腐敗、橫徵田地者,或被抄家斬首,或被罷官流放。


姜相這一生德高望重,門生眾多……幾個被他提拔的大臣,也牽涉其中。


這本是無法避免之事,可誰也沒想到。


身居百官之首的姜相,會因教導不嚴和包庇之罪,鋃鐺入獄。


姜相獲罪,朝堂大驚,滿殿門生,連連求情。


姜相是誰?


他是朝野所重、桃李滿天下的大周脊骨,是輔佐兩人君王、可見三公而不拜的天下宗師。


姜相獲罪,何其無辜?


可我知道,溫聿不會善罷甘休。


沒有這樁案子,也會有其他案子。


姜相今年不入獄,明年也會入獄。


誰讓他派人殺死了和親的公主,殺死了本要重回故土的溫昭!


「他算準了,隻有溫昭死在回來的路上,天子才能震怒,將軍才能廝殺,我大周將士才能奮力一搏……」


「可是宛辭,溫昭有什麼錯,朕的小妹有什麼錯……」


勤政殿裡,沒有點燈。


借著窗外透進來的零星月光,可以模糊地看清溫聿的表情。


憤怒、困惑,還有一絲難以言說的悲楚……


滅北羌,收失地……


這從來不是一代帝王的抱負。


這是大周開國以來,歷代先皇的心願,是作為託孤重臣的姜相,要完成的使命。


他完成了使命,卻殺死了無辜的溫昭。


「這是血債,他姜相得償!」


「那陛下要姜相怎麼償?難道用他的命,償公主的命嗎?」


我心中一慟,差點落下淚來。


「對,朕就要……」


溫聿整個人突然窒住。


他說不下去了,說不下去了。


姜相入獄,他何曾好過?


姜相在牢房待了多久,溫聿便把自己困在殿中多久。


這是害死溫昭的兇手,更是教他治國為君的亞父。


他除了能把人關在牢裡,還能做些什麼?


難不成,還真要砍了他的頭……


良久,我輕輕上前,握住他冰冷的手,動作疏離又澀然:


「溫昭去北羌前,曾說過的——」


「我們這代人委屈點沒關系,隻要下代人別再重復我們的命運……」


太後在世,總嫌我不成器,罰我在宮殿裡抄佛經。


曾經,我以為皇後的責任,是執掌中宮,是綿延子嗣,是做個賢良可心的妻子。


可故人一個個離去,我才漸漸懂得。


所謂的責任啊,其實是以皇後的身份,在造化弄人、故人離心的命運裡,能保一些人,便多保一些人。


我保不住溫昭,就要保住姜芙,保住姜家。


隻是這無常命運,何其荒誕殘酷?


明明已經努力了,明明一切可以挽回。


為何到最後,還是晚了一步!


16


等我帶著皇帝聖旨,連夜趕到牢房時。


匡扶兩代帝王、為大周江山鞠躬盡瘁的姜相,卻自絕於冰冷的牢獄中。


他這一生,兢兢業業。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生前不曾有過怨懟,死後更不曾交代任何遺言。


隻在那冰冷的墻壁上,留下一字血書——


【償。】


溫昭的死,是他人生唯一的汙點。


他不負先皇重託,卻欠了皇家的血債。


既是血債,他便用命去償。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牢房的。


一切明明……


明明是可以重新開始的啊……


溫聿解開了心裡的結,姜相可以榮歸故裡,頤養天年……


可為何……


為何就成這樣了?


姜相之死,徹底震懾了朝堂。


盤踞朝堂多年的明爭暗鬥、波雲詭譎,也隨著姜相和其他幾個大臣的獲罪自裁,徹底被湮滅。


功高蓋主的權臣開始請辭,頻被世家打壓的布衣之才開始被重用。


朝堂一切欣欣向榮,可亞父範世之德,人間再無。


接下來的日子,我生怕姜芙會做什麼傻事。


便請旨出宮,恨不得日日夜夜守在丞相府。


剛開始,姜芙不肯吃飯,整個人像深秋的枯草,看不見一絲生氣。


直到我把七歲的永基接來,讓他陪著姜姨母,才有些好轉。


皇子出宮不合規矩,可溫聿還是允了。


隻因我們都覺得,隻要有永基陪著,姜芙的心思就能穩下來。


她還有兄長,還有姜府,還有我和永基。


可沒想到,這一切,都是姜芙制造的假象。


那日,我帶永基回宮選太傅,途中突感不安,連忙掉頭回去。


一推開房門,便看到了倒在地上的姜芙。


旁邊是灑落的毒酒。


還有那封浸透血淚的絕筆——


【倘見玉皇先跪奏,


他生永不落紅塵……】


景和二十年,春意正盛。


姜芙也走了!


她生來肆意明媚,總是張口閉口就是「我爹是丞相」。她也曾低到塵埃裡,年年歲歲等著意中人迎她進宮……


可偏偏造化弄人。


她敬愛的爹爹殺了公主,她的意中人又逼死了敬愛的阿爹……

熱門推薦

學生媽媽堅持喂母乳

學生媽媽堅持喂母乳

"學生家長認為吃母乳會更聰明。 她兒子都上高中了,她還要每天來學校給兒子哺乳。 我勸她說孩子大了,再喂母乳的話容易對孩子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影響孩子的學業。 她這才同意讓兒子斷奶。 可是後來,她兒子高考成績一般,隻考上了普通一本。 她就恨上了我。"

社恐變社牛

社恐變社牛

婚前,我怯懦地告訴我老公:「我社恐。」 婚後,他緊緊拽著自己的睡衣領子:「你社恐,我看你是社交恐怖分子。」

女性力量

女性力量

"新來的助理剛過實習期轉正。 她籤完勞動合同的第二天就來找我請產假。 她老公拉著她,站在我面前臉上滿是得意。 「林總,這半年產假期間的工資你可得正常給我們發放!」 「否則的話我們就隻能根據勞動合同去起訴了!」 可我根本不吃這一套。 「請假可以!」 「想要錢?沒門!」"

來喜女

來喜女

"飢荒那年,我被一對夫婦所救,他們認我做女。 後來,爹爹官居三品,遷入京都。 城中貴女們笑話我是鄉野丫頭,不善琴棋,粗鄙不堪。 我漲紅著臉,嘴巴張了又張,不知如何解釋。"

殺豬盤

殺豬盤

"上一世,大齡剩女的表姐說她跟高富帥談戀愛了,我卻感到憂慮。 果然,沒兩天她就來向我借錢,說她男朋友有很好的項目投資,便宜我了。"

月微雲轉

月微雲轉

"我與小姐碰見身中媚毒的男人。 小姐為了保全自己,把我推過去給男人解毒。 回府後我的肚子漸漸大了起來,受盡白眼議論,小姐不曾替我分辯半句。 九個月後,太子南下尋找當初的救命恩人。 小姐讓人活生生剖開我的肚子,抱著孩子去冒名頂替。 我在瀕死之際,想方設法將真相告訴了太子。 太子卻冷冷地瞥了我一眼。 「孤需要的是太子妃,而不是丫鬟。」 我含恨而死。 再睜眼,我回到了懷胎五月時。 正值太子的死敵攝政王南下,我捧著肚子找到他。 「皇位,想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