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書名:我當太後這些年 字數:3450 更新時間:2024-11-07 18:05:16

她想拓拔叡。


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鮮活澎湃的二十四歲,她卻在歲月無情的清洗中一日日變老。他到死,還是那個他,十年後的他沒有任何改變,而她早已經不是十年前的她了。


人老了,改變的不僅僅是臉上的皺紋,還有不同於年輕的心境。


不知怎麽,她有點想他。


這麽多年她不曾想過他,死了快十年了,才開始想,或許因為她而今太寂寞了。她想的不是那個帝王,而是那個青春少年,承載著她最美好的少女時光,是她最單純的初戀。


哎,人真的會變。


她對比現在的自己,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自己,完全是兩個人。然而每一段心境,如何竟至於此,卻都是想的明明白白。


她無聊的時候,常想拓拔叡,想兩人曾經的日子。想拓拔叡能喚起她對美好生活的懷念。時間給往事罩上一層美麗的薄紗,記憶刪選掉那些傷人的,不好的情節,隻留下那些青蔥美好,幸福甜蜜的片段。未來已看不見,她用往事的甜美,來治愈心中現在的傷痛。她不想李益,不想,不敢想,李益的死亡太近,一切都太清晰。關於這人的記憶還存在她的身體裏,融進了她的肌膚血液中,還未變成雨變成霧變成風。他是血淋淋的,痛苦猙獰的,一眉一眼一笑一動都還栩栩如生著,夜夜用帶血的手掌緊扼住她的咽喉,正是她的噩夢所在。


她看著那碗面,沒有任何食欲。


楊信說:“娘娘老是這樣,不吃東西,對身子不好,多少嘗一點。”


沒有辦法,吃不下去。


她無奈嘆氣道:“我每日坐著,又沒出宮走動,一頓吃的飲食可管一天飽腹,吃不下了,先放著吧。等一會餓了再吃。”


楊信看她神色惆悵,大概又是在想心事,便將食案放到一邊,往她身邊坐下。


他伸手攬住她腰肢,將她摟靠在身上,安慰:“娘娘把我當成是李大人就好了,我跟李大人身形也仿佛,李大人怎麽哄娘娘高興的,臣也可以照做。隻要娘娘別再傷心。”


她對他興趣有限,並不回應,隻是望著那跳動的燭影發怔。


那影子映在屏風,好像一幅畫。

Advertisement


楊信摟著她,靠在溫暖的胸懷,握著她柔軟無骨的右手放在自己臉頰,輕輕吻了吻,又低頭吻了吻她臉頰。


她嘆道:“我累了,梳洗吧。”


她想睡了。


不願意跟任何人親近,隻想一個人沉入幽深夢裏。


這碗長壽面,她終究沒動,最後又被楊信撤下去了。


楊信得得她的寵愛,但是始終無法打動她的心。


臘月的廟祭,她去了,盡管仍然裝作帝後親近的模樣,但是大臣們也都發現,兩個人不似當初那樣好了。拓拔泓對太後一向是非常親熱的,說話那眼神都不一樣,但和臣下說話,總是忍不住笑笑,轉頭看一眼太後,好像觀察她的態度似的。而今卻是客客氣氣,全程無多餘的交流。


上元節的宮宴,太後又稱病,又未參加。拓拔泓一人坐在禦案首,他身邊太後的位子,已經空了多時了。


皇帝和太後不和。


雖然沒有擺在明面上,但是大家也都看出來了,暗地裏議論得緊。不和的緣由,大家也猜都猜。因為年前李益的死,這裏面的緋聞豔情,夠坊間裏巷大肆好奇編排得了,暗暗都猜測,太後和李益有私情,小皇帝爭風吃醋,殺死了情敵。太後為了情人的死傷心,和小皇帝翻了臉了。


民間逸聞,不外乎捕風捉影,胡編亂造。朝廷宮中是不相信這說法,認為是皇帝和太後爭權奪利。可惜,這次的傳言是真的。


拓拔泓是野心不小了。


繼南面軍事勝利之後,他又將重心放在了朝堂,決意要行新政。那是從去年冬天就提出來的,年後,開始正式實施,一連頒布了好幾道詔令,鬧的朝廷議論紛紛的,動靜頗不小。連馮憑這個不關心世事的人,也聽到了風聲。


楊信十分積極,將那幾份詔令從中書省抄過來,帶給馮憑看:“娘娘瞧一瞧,這就是皇上頒布的新令。細則,據說已經擬出來了,月底就要下發到各州府、郡縣去落實。近日這事已經炒的沸沸揚揚了。”


馮憑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楊信道:“不好說。”


楊信彎腰,將那幾張抄來的詔令呈給她面前。馮憑伸手接過,她低頭認真瞧了半晌,道:“我當什麽新政,這不就是當年烏洛蘭言搞的那檔子事麽。隻是換了個說法,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


楊信道:“倒也不全是。當年烏洛蘭延改政,重點在均田,皇上此次的重點在兵政。那些地方宗主,督護,仗著手中有兵,不聽朝命,朝廷憂慮此事非一天兩天了。年前劉威、賀木真和高曜的事怕是觸怒了皇上,所以此番下決心要收拾他們,削除地方宗主兵權。”


“啊……”


馮憑輕輕驚訝了一下:“我低估他了,沒想到他還有這膽量。”


楊信說:“我看他是決心要做這件事了。”


馮憑說:“皇上不會突發奇想,是誰上書的?誰先出的這主意?”


楊信說:“一個叫管通的人,皇上剛升了他的官。”


馮憑道:“名不見經傳之輩,說來就來,看來皇上早有此心了?”


楊信說:“怕是如此。”


馮憑說:“此事誰在主持?朝中誰在支持?”


楊信忙回說:“京兆王,元子推在主持。李因等人在大力支持。朝臣們倒也沒明確反對,隻是在議論,怕得罪了地方。”


馮憑道:“他要效仿漢文帝削番了?”


楊信道:“而今天下的情形,可比漢文帝時要複雜多了啊。漢文帝要對付的隻是幾個番王,咱們這,一面是宗主督護,一面是貴族豪強,大多是這兩種身份兼而有之。一面有漢人,一面有鮮卑人,又有匈奴、柔然人,大家都各懷其心,要讓大家同心一氣,可謂難上加難。”


馮憑道:“是難上加難。”


她不知道該說什麽,拓拔泓,初生牛犢不怕虎,跟他爹一樣。他要真能成事,她倒是真要另眼相看,給他喝聲彩的。


隻是,這玩意兒,難。


當年烏洛蘭延是在這上頭栽了跟頭的。


她將那詔令遞還給楊信:“我倒是想看看皇上,究竟有多大能耐。他要真能強過他老子,那也不錯。”


楊信道:“娘娘別說,臣也蠻想看一看。”


她嘆道:“當年烏洛蘭延……”


她想起了烏洛蘭延,那人是先帝的愛寵。她嘆道:“要不是烏洛蘭延的死他傷了心,興許還能多活幾年。”


她感慨道:“均田的事,當年烏洛蘭延主導,李益也參與了。”


“說到均田的事……”


楊信瞥了她一眼,低問道:“娘娘還記得當年青州百姓造反的事嗎?後來鬧大了,百姓對均田不滿,朝野上下怨聲載道,皇上不得不撤了烏洛蘭延的職,將他下獄,徹底廢了均田。”


馮憑點點頭:“記得。”


楊信坐下,一邊給她捏肩,一邊似不經意道:“臣當時,人就在青州,對此事內情倒有一些了解。當時青州太守叫孫秀,事情就是他地方上起的。”


馮憑背往後靠,枕在他胸口,正閉目沉思,聞言,又睜了眼,道:“你認識他?”


楊信道:“頗為熟識。臣一度寄居在他府下謀食。多虧了他收留,否則臣當初就落魄街頭了。”


馮憑懶懶道:“說這話,又想讓我心疼你了?”


楊信笑:“不敢,臣隻是當時人在青州,有一些見聞。”


馮憑說:“什麽見聞?”


楊信說:“烏洛蘭延。”


他道:“臣當時所見,地方,無論是大小官員,還是普通百姓,都極不喜歡他。百姓恨之者咒其死,官員恨之者欲其早日下位,把他比作朝廷之害。估摸著,全天下也就皇帝一個人喜歡他了。”


“那些人不了解他……”


馮憑嘆了口氣:“他人不壞的,受無罪之殃了。當初皇上立後,朝中有人反對,是他建議皇上立我的,在皇上面前也幾次替我說話。我心裏一直感激他。”


她回憶道:“他也就比皇上早去一年多,死時也才二十五歲,隻比皇上多一歲。”


楊信道:“說起均田這事,娘娘覺得,當年他為何會失敗?”


馮憑道:“事情是好的,出發點也是好的……朝廷的事,你也知道。許多政策,本意是為了百姓,可是下發落實下去就變了味了。實施中出了錯,可追究起來,就是施政者的責任,是政策本身的不是。”


楊信道:“娘娘說的對。可是當政者既手執權柄,就應該要知道,任何政策要實施,要下放,大多都會面對這樣的問題。會有利益爭鬥,有人會惡意曲解,有人會借機謀利,正因如此,才越要求為政者但凡有政令下,都需小心反複考量,考慮到任何漏洞,防備任何可能的不利。需知道,對朝廷隻是一道小小的政令,若不可行,撤銷便是,但對普通百姓的影響卻是致命的。如果為政者連這些基本的都不考量,一拍腦袋就決策,心血來潮就施政,最後遭到反對了,損害百姓利益了,就說,政令是好的,隻是下面人落實有問題。這樣也可以嗎?”


馮憑道:“你說的對。”


皺著眉,半晌,她又說:“但均田這事,不能與之同論。均田是朝廷的大事,是皇上的心腹事,根源已久,勢在必行,絕不是一拍腦袋就來的。”


楊信說:“的卻是根源已久,勢在必行。”


他道:“失敗的根源呢?”


馮憑看了一眼他:“你說呢?”


楊信說:“依臣愚見,烏洛蘭延均田失敗的根源,乃是支持者不夠。”


她來了興趣:“你說說。”


楊信道:“這場均田中,得罪的利益者太多,而獲得利益者太少。”


“均田,”他道,“無非就是奪了豪強貴族的部分田地,分給百姓。至於目的麽,無非就是,一是讓無地的百姓有地可種,可以徵收更多的賦稅。二是避免豪強貴族聚斂土地和人口,借此獨佔一方,侵吞朝廷的稅收,威脅朝廷的統治。”


“試問娘娘,這件事中,得罪的利益者是誰?獲利的又是什麽人呢?”

熱門推薦

一把剪刀

一把剪刀

"當紅女星為了展示自己的個性。 一把剪短了禮服。 而我作為她的服裝造型師。 因為無法將禮服完好歸,被高定品牌永久拉黑。 我失業回家。 卻發現她成了我弟新談的女朋友。 見面時,她身上還穿著媽媽留下來的裙子。"

少年不負

少年不負

"女兒高考零分,被爆上熱搜,成了全國的笑話。 而我領養的孩子,卻超常發揮考上了清華。"

逆命

逆命

我曾救過流落民間的太子,後入太子府做了良娣。 可世人不知良娣陳玉娘。 隻知太子與太子妃舉案齊眉。 我被太子妃刁難責罰,秦疏冷眼旁觀。 夜裡卻心疼地為我上藥。 「玉娘,你與鯉兒是孤的軟肋,孤越護你,越保不住你。」 我拂開他的手,不再言語。 眼前飄過一條條彈幕。 【天哪,太心疼男主了,為了女主一直隱忍。】 【女主懂點事吧,男主才是真的不容易。】

滴滴斷情

滴滴斷情

"我開車幫朋友去接滴滴,卻接到了老公和他的小情人。 兩人在車的後門口忘情地吻。"

日落墜入烏託邦

日落墜入烏託邦

" 孟璃在26歲那年將青春期所積攢的叛逆全釋放出來了。 裸辭,花光積蓄去洛杉磯,與一面之緣的男人叛道離經。 那天是黃昏,在洛杉磯的某個海灘。"

銀河有星星

銀河有星星

京圈太子爺傅亦銘有個嬌寵養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總愛哭鼻子,玩失蹤。 為了她,傅亦銘缺席了我們的婚禮,也缺席了我們女兒的誕生。 後來,我帶著女兒,和他的小姑娘同時出國。 相反的航向,他選擇去找回鬧別扭的小姑娘。 兩個月後,才想起給我打電話。 「出國旅遊這麼久,該回來了吧?」 結果被女兒糯聲糯氣地警告了。 「我已經物色好了新爸爸,你別來搞破壞!」